刘家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加工生产有机肥的科研技术的建议》(第15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认真研究了建议内容,现答复如下:
目前全国推广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主要为“五料化”利用,即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我区在现实的条件下,秸秆利用途径主要分为:一是以还田为主的肥料化利用,二是以供牲畜直接饲用为主的饲料化利用,三是以满足农村生活需求为主的燃料化,即能源化利用。我区根据生产力和经济条件实际,出台了秸秆利用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一是农业项目申报鼓励和限制政策,主动采取秸秆利用措施的优先安排农业项目,未采取秸秆利用的限制申报。二是完善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将秸秆利用机械纳入补贴范围。三是结合我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制定和落实具体补贴政策。
您提到的秸秆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属于秸秆肥料化利用途径的一种,目前我区的实际情况是已有少量业主在开展,全区也在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措施、技术、主体等的制定、引进和推广。如2016年区经信委洽谈的国家能源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秸秆发电项目;2017年义和镇洽谈的年利用2万吨秸秆生产食用菌培养基循环综合利用项目,焦石镇计划引进的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发酵生产有机肥项目,江北街道开展的利用玉米秸秆加工青储饲料项目;2018年百胜镇引进企业开展秸秆加工青储饲料,南沱镇镇企合作建立玉米秸秆—畜禽粪便异位发酵床,生产有机肥;2020年通过审批,目前在青羊镇正在建设的捷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涪陵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生产)项目。针对洽谈和引进的秸秆加工利用等涉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企业,区政府优先从用地审批、生产补贴等环节给予了倾斜。
您提到的要对生产的秸秆有机肥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因区内秸秆有机肥生产量少,区外来源不丰富成本又高,所以,目前全区重点是围绕化肥减量行动,深入开展畜禽粪便以及商品有机肥推广使用和宣传。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上,全区建立起县、乡(镇)、村(社)、组四级宣传体系,具体宣传工作措施包括:一是区农委指导乡镇编制好秸秆综合利用方案,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时间节点及重点时段,指导农业生产者搞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二是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近两年来,区乡各级组织召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发动。乡镇(街道)通过召开镇村动员大会、党员大会、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会议,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义、具体实施细节及时、准确的层层传递下去。三是印发宣传资料和悬挂宣传标语,在秸秆大量产生时节,利用培训和集市大量发放宣传资料;要求乡镇街道在街道、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悬挂宣传标语。四是利用流动宣传车进行循环流动宣传,每个乡镇(街道)均按要求设立了流动宣传车。五是利用网络和媒体进行宣传引导,落实专人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发布和收集,与巴渝都市报和涪陵电视台合作,及时发布重要的工作信息。
结合您的建议,为提高我区农作物秸秆加工有机肥、加工牲畜饲料等工业化利用水平,下一步全区将严格按照《涪陵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涪陵府办发〔2017〕143号)文件任务分工,切实落实区级各职责部门主体责任,区发改委负责研究制定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区科技局负责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区农业农村委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业务指导和宣传,强化部分协调配合,重点在秸秆加工企业引进政策制定,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区内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上下功夫,确保企业和技术引的进来、落的了地、运行的走、产生的了效益,带动我区秸秆工业化加工水平迈上新台阶。
敬请您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农业工作,积极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此复函已经我委张平权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5月31日
(联系人:刘广银,联系电话:023-72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