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0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5-10
字 号:

尊敬的李加梅代表:

感谢您对我区经济作物产业及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经果林产业销售的建议》(第170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落实区农委市场品牌科开展调查研究,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全区经果林产业现状

2021年底,全区果树种植面积约35万余亩,产量21.87万吨,产值达59720万元;在品种上形成了以柑橘为主导、以龙眼荔枝为特色、以南方早熟梨、晚熟李为重点,以“四桃”(桃、猕猴桃、葡萄、樱桃)、“四梅”(杨梅、蓝莓、草莓、树莓)及枇杷、火龙果等为补充的品种结构;在成熟期上有早、中、晚熟,常年有鲜果上市;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了沿长江河谷的龙眼荔枝产业带,沿江丘陵柑橘产业带,后山坪上早熟梨、晚熟李产业带,城镇近效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特色精品果园。花椒种植面积5.9万亩,25个涉农乡镇街道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荔枝、李渡、龙桥、白涛、珍溪、焦石、龙潭、同乐等乡镇街道,已陆续进入投产期,2021年鲜花椒产量7000吨、产值6000万元。

“涪陵龙眼”、“珍溪脐橙”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荔枝街道方坪村、珍溪镇东桥村、永义村等26个村被认定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其中南沱镇睦和村、大顺乡天宝寺村、百胜镇红花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区初步建成了以鹅颈关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灌溪沟、清溪沟批发市场为节点,各大菜市场以及新世纪、重百、永辉等大中型超市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直采直供等形式扩大了产品在本地的销售市场。

经果林产业主要存在特色不明显,知名品牌少;品种多、杂、乱,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二、关于“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充分利用产业大户示范带头作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建议

首先要遵循现行政策,保证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主要做好已建经果林的品种改良培优,引进业主或培育专业大户,创新机制,因地制宜采取流转、租赁、托管、代管、股份制等形式,真正落实经果林管理技术措施;在技术指导和培训上,充分发挥区、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抓住关键节点和关键季节,重点对业主、合作社、大户进行实用技术现场培训,直至熟练掌握管理技术,并通过他们的管理带动分散经果林的管理,提高经果林管理水平,实现经果林丰产和产品优质,为拓宽销售渠道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关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如水果产业冻库,花椒烘烤房等,提高水果市场抗风险能力”的建议

经果林的基础设施包括园区便道、水系配套、采后贮运等,均是我区经果林的薄弱环节,并且投资较大,需要争取政策支持。2021年,依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支持,投资490.5万元,在珍溪镇、清溪镇、同乐镇新建了花椒烘烤厂房2000余平方米及相应的色选、筛选配套设施,在江东街道、珍溪镇修建了花椒产业便道7公里,有力提高了当地花椒产业生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投资270余万元在青羊镇青羊村猕猴桃园、石沱镇大山李子园建设肥水一体化设施及冷藏库,不仅提高了果树抗旱能力和产品贮运能力,还降低了果园管理劳动力成本。

农业主管部门会根据经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认真做好规划,积极争取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我区经果林产业现代化水平。

四、关于“增加销售渠道,推广电子商务,规范销售秩序”的建议

经果林产品必须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有批量才有利于销售。因此,要相对集中进行规模化种植,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在采后处理上要进行分级包装。同时要制定品牌创建和产品营销优惠扶持政策,进行广泛宣传。销售上要采取多种方式,一是要引进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通过他们成熟的销售渠道向市外推销产品;二是培育本地企业或经济人对外销售;三是对过直播带货、社交消费等电商模式进行网上销售;四是通过举办节会的方式,吸引市民体验采摘,扩大在本地的销售。

此复函已经我委代富荣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答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5月10日        

(联系人:何小雪,联系电话:139****8688)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