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民政局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3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3-05-17
字 号:

彭德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试点建设社区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议》(第18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员队伍情况

区民政局参照抗疫期间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参与社区活动的模式,组织社工、志愿者等人群,建立稳定的社区心理辅导员队伍。队伍建设旨在发挥社工、志愿者等人群性格特长,通过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组成心理辅导人才矩阵。在日常工作和疫情期间,积极引导社工机构和专业社工利用专业心理知识,通过个案管理服务、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助力社区建设,辅助辖区各项社区治理,开展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累计为崇义街道、江东街道等4名困境老人和4名困境儿童建立了个案档案,采用综合服务策略分别开展了六次介入服务,给予服务对象情绪情感支持,并为服务对象链接了所需的社会资源,为31余名涉事未成年人、困境儿童和10余个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开展6次题心理团辅讲座,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构建社区心理辅导员培养机制情况

区民政局长期坚持培育社工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升社会工作者能力水平,为社区心理辅导提供更多的人才队伍。现目前,共有6家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机构,取得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350多人。2023年,社工报名考试人员达300人。全区社工机构组织社工、志愿者等人群参加“房树人”分析培训会,加强他们对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了解,提高对“房树人”经典绘画解析规律及实践应用的能力。组织参加心理辅导与服务能力培训,学习掌握基础心理知识及辅导技能、心理服务必备的实操技能、社区心理辅导专项服务技能。

三、提升社区心理辅导员服务水平情况

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心理辅导服务模式,以预防为主、预警为先、干预为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基于常见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针对特殊人群的心理支持和疏导、重大或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方面的工作。全区儿童主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区妇联升级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组建区级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对问题家庭进行集体教育。聘请专业团队联合司法社工,对部分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进行个案辅导。区教委建立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广泛吸纳村(居)委干部、关心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的代理家长队伍,建立一支由2144人组成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配备率100%,建成心理咨询室183间,切实帮助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

四、确保社区心理辅导服务长效化情况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在离婚登记室前设立了婚姻家庭辅导室,常态化开展婚前辅导、婚姻问题调解,甚至从婚姻关系中的成人心理到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全覆盖型咨询解决,为保证专业度,辅导员认真学习了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尚善社工连续多年实施“家和计划”政府购买项目,坚持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家庭和睦、邻里和睦、心理辅导等系列活动。全区425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儿童之家、社会工作室、志愿服务站。敦仁派出所打造18㎡的标准化温馨咨询室,摆放心理沙盘、童话书架、灵动鱼缸等,创新开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示范点“守未驿站”,为长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场地。2021年至2022年,区民政局利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计200万元,购买麦田社工、尚善社工、向日葵社工参与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针对“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困难对象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并在人员配备、人员的培训、设施配置、咨询业务、治疗康复等方面给予支持。依托区红十字会、区心理学会等多方力量,为社区社会心理辅导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社区心理辅导的专业性、有效性。区民政局联合涪陵区心理学会、区红十字会志愿队长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周宣传等活动,发挥他们心理咨询、辅导专业优势。

此复函已经何静秋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民政局     

2023年5月17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