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向小川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涪陵中小学科技副校长选聘制度的建议》(第165号)收悉。经区科技局、区科协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以中小学科技节为龙头,广泛开展科技活动。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涪陵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精神,共同推进涪陵基础教育在科技赛事上实现突破,推进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委从200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科技节。科技节分校级活动和区级评比展演两个层面进行,内容涵盖创造发明、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数字素养、算法思维、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参与人员包括所有学生、教师,极大提升了全区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和挖掘拔尖创新人才有较大的作用,还是一个展示科技教育成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2000年以来,共有17人获重庆市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科技小能手称号,2人获市长奖;118名学生获科技创新区长奖,60名教师(单位)获科技创新培育奖。
(二)以各项赛事为载体,提升师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师生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重庆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重庆市选拔赛、重庆市青少年STEAM科创大赛、重庆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教师“优秀科技活动方案”评选、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重庆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重庆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学生阅读素养提升优秀案例评选、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重庆市级评选、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众多竞赛活动,开阔眼界,提升实践能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师生参加部级、市级、区级的专项培训,提升师生科技创新水平。同时,根据2021年印发的《涪陵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依托课后服务,各学校大力开展科技特色社团活动,各校还根据《涪陵区未成年人科普活动指导计划》开展日常科普活动。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升了师生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师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获部级奖9个、市级奖396个。
(三)以科技骨干教师为主体,打造科技辅导员队伍。区教委已要求各中小学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具体负责科技教育工作,组织信息技术、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活动,组建科技辅导员队伍,打造科技骨干教师团队。区教委对全区科技教育辅导教师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一是集中培训,内容包括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科技教育常态化探索、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科技活动课型与设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科技竞赛知识等内容,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专题培训,举办科技发明、信息素养、智能应用等多方面专题培训。三是专家培训,积极选派科技辅导教师参加国家和市上组织的专家培训,组织国内、市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区内举办专题讲座。四是网络培训,借助网络,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科技基地,不断拓展科技实践空间。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扶持下,区教委陆续打造了浙涪友谊学校、江东凉塘小学、同乐中学、涪陵四中、石沱中学、大顺中学6所学校微型科技馆;2021年在涪九中、涪十四中、涪十五中、实验小学、城三校、荔枝希望小学、江东凉塘小学、城十三校建设了科创空间;2022年将浙涪友谊学校将原微型科技馆升级改造,整合机器人、3D打印、智慧城市(物联网)、无人机、无人驾驶、泥塑,同时撤换原来的老旧设备,建成“知行空间”;建成“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各1个,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学校23个,“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3个;利用重庆科技馆、白鹤梁博物馆、渝东南农科院、816军工洞等国家、市、区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但结合市教委及区级相关部门的意见,目前全市暂无选聘科技副校长方面政策,也没有组织和经费方面保障,您提出的选聘科技副校长制度目前落实还有较大困难,暂时不能实现。一旦市上出台相关政策,我区一定积极争取试点,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举办第十届中小学科技节。区教委、区科技局、区科协已联合印发举办科技节文件(涪教委办〔2023〕98号),本届科技节以“科创炫梦想,智慧赢未来”为主题,各学校将围绕主题,广泛开展“读一本科普读物、听一场科普讲座、进一个科技场馆、看一部科幻电影、搞一次科学探究、写一篇观察手记、做一件科技作品、拍一个科普视频、拟一项科学创意、识一项人工智能”等“十个一”活动,同时,制作、打磨各类科技节参评作品并进行校级遴选。区教委将举办陆续中小学科技创新、信息素养技能提升、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意应用、第十届科技节活动实施方案详解等培训,并于年底组织区级评审及现场展示活动。
(二)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拟聘请区内高校和科技单位人员,组成涪陵区中小学科普教育专家指导队伍,组织专家结对学校开展科普指导工作。二是完善培养、选拔机制,建立一支科技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相对稳定的科技骨干教师团队。三是开展培训工作,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大型培训活动,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
(三)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出台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相关办法,规范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以前该活动的无序状态。二是加强对国家、市、区三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的指导和管理,促进科技方面课程设置和建设。三是加强校内活动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学校,打造一批科技特色项目。四是加大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该项工作纳入考核。
(四)积极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赛事活动。一是做好活动前培训指导工作,让科技辅导员队伍和参赛师生了解、掌握参赛规则和相关要求,举办必要的专项培训。二是加强过程指导,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作品制作水平和比赛技能。三是做好遴选工作,公平公正评选优秀作品,再次指导打磨,提升作品在国家和市级评选的竞争力。四是做好总结推广工作,赛事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下次同类赛事中取得更好成绩。
此复函已经孙应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