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秋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区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的建议》(提案72号)收悉。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创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案中提出,涪陵应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引入专业设计力量,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等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区文创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我委汲取借鉴,感谢您对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委认真研究后,现将本建议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涪陵文创产业发展现状的说明
我区历来以“产业强区 创新高地”为著称,相较于工业“一业定乾坤”的关键地位,文化产业较显弱势,存在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等短板,但文化产业具有知识集聚性、深度融合性、高附加值性,在消费转型期发展前景广阔。根据《2025年涪陵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753亿元、增长8%、增速居全市第四,文化产业增加值62.3亿元、GDP占比3.6%,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参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最新数据,我区现有文化企业1977家,从事文创设计生产相关领域企业共599家,但规上企业仅1家。我区现有菜乡结绳、何秋红手工串珠、绣花一族等基于涪陵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的打造的手工零售文创企业,也有邦康传媒、火花传媒等影视设计企业,还有凯高玩具为代表的现代化文创生产加工企业,产业业态较为丰富。
二、区域化文创打造情况说明
(一)文化驱动,创意赋能打造一批生命力强的文创IP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文”塑神、以“创”塑形,围绕枳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榨菜文化“四大本源文化”资源,先后已成功打造“陵陵”“榨菜君”“涪宝”等城市吉祥物IP形象,目前由区文化旅游委牵头正与凯高玩具(重庆)合作,为以青菜头为原型的“涪宝”设计开发全新盲盒系列。率先探索“微短剧+文旅”模式,以蜀道·荔枝道为题材,推出首部文旅微短剧《涪陵的荔枝》,打造“涪陵荔枝”IP助力蜀道·荔枝道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
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及区博物馆为代表所开发的汉代陶神鸟博山炉、周煌行书对联镇纸、战国青铜巴式柳叶剑金属书签、馆藏文物灯、双鱼车挂等“文物活化利用”系列文创广受好评。菜乡结绳、绣花一族等企业利用传统结绳、刺绣等工艺,全新阐释涪陵文化创作绣球花香锤、山城的结、白鹤时鸣.鱼兆丰年、十二花神等产品多次作为官方伴手礼代表涪陵参赛文创评选活动,并先后获评“重庆好礼”“外事好礼”荣誉。
(二)打破次元,跨界合作拓宽文创产品应用场域
打造“文创+”,积极推进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推动业态裂变,实现结构优化。“文创+电竞”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联合爆款网游《王者荣耀》联合打造“白鹤梁神女”游戏皮肤,热度经久不衰,是跨域融合的成功典范;“文创+体验”《洞见816》沉浸式舞台剧,成功驻场景区演出,带火了816生活用品系列文创;“文创+旅游”在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工程、“长涪汇”、金科酒店等文旅消费场域中设立了文创超市,丰富游客出游体验。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巴谷猴、榨菜历史记忆馆“陵贝”玩偶、816工程文创雪糕等旅游纪念品、“长涪汇”涪视界菩提扇等旅游文创产品,拓宽了旅游产品概念,广受市场好评。
(三)高校牵线,赛事引领提供孵化创意构思场景
为了深入挖掘、展示涪陵地域特色文化,打造涪陵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涪陵的文化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我区与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工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成功举办了2020“鹤立涪州 创意未来”涪陵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2022“涪陵扎包”旅游商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大赛等创客赛事活动,先后征集了400余条创意构思,为我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今年1—4月,在版权局、市文化旅游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的指导下,涪陵区举办了“IP·创未来”重庆艺术版权季暨“洞梁谷”杯涪陵文创设计大赛,活动以“挖掘文化瑰宝、打造城市IP”为核心,吸引国内外文创企业、设计师及高校师生参与。收到国内外各类参赛作品1026件(套),经多轮筛选,共评选16件获奖作品。
三、未来发展思路
(一)坚持文化为魂,提升产品价值。注重将涪陵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地域文化与特色旅游商品相结合,充分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传统品牌的制作技艺,有力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
(二)坚持市场导向,丰富内容供给。注重整合各方资源,
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以扩大文化市场消费为目的,积极引导特色商品企业开展文创产品创意开发和市场营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造百花齐放格局;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形成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层级的特色系列。
(三)坚持品牌引领,拓宽营销渠道。注重树立品牌化经营理念,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品质过硬、设计精良、特色鲜明的特色文创产品品牌,引领和带动涪陵文创品质化、规模化发展;整合各级各部门力量,建立涪陵文创产品联合推广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平台,形成网络健全、管理规范、形象丰富的销售格局。
(四)坚持示范带动,加大政策扶持。注重挖掘成功品牌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加强宣传推广和交流借鉴,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对重点文创企业加强金融、人才、宣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紧迫感,涪陵将继续以文化IP为核心,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将涪陵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此复函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感谢您对涪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