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代表:
您在区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支持大木乡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议》(第371号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由区政府安排我委办理。首先,感谢您对涪陵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建议》中所提的建议加快编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业态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用地范围空间规划,统筹协调解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农村建设产业用地需求等建议,与我们正在开展的度假区管理工作相契合,感谢您对涪陵文化旅游的深度研究和高度关注,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深入落实,切实有效促进涪陵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经与相关单位协商,现提案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度假区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下,涪陵武陵山片区资源得到有序开发,旅游开发得到逐步认可,区域内资源先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武陵山大裂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大木镇)、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816工程)、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武白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2家(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林下花园)、市级智慧旅游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当前正在联合武隆、丰都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024年,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468.24万人次,同比增长20.71%,旅游综合收入85715.35万元,过夜游客298.93万人次(占总游客量的63.84%),同比增长81.83%。
二、工作推进情况
自收到《建议》以来,我委认真研究建议内容,切实将建议与度假区创建工作相结合,积极加强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辉同志牵头研究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区林业局、区规资局等单位积极配合《建议》的办理,并召集局相关领导和各科室听取、交流、研究总体规划内容,在生态红线、用地管控、林地保护等方面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议》有效推动了度假区规划的快速推进。规划明确借助大木镇高山森林以及枳巴文化两大核心主题度假资源,武陵山旅游度假区致力于成为国内知名的森林康养主题旅游度假区,明确了三年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目标。
(一)明确定位,塑造武陵山度假主题特色
围绕高山避暑、森林康养这一重要度假需求,错位谋划武陵山在大仙女山片区的度假差异,力推武陵山以高山森林,与仙女山的高山草场、南天湖的高山湖泊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结合武陵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医药同源资源,将武陵山打造成为以森林康养度假为特色,以自然观光、文化体验、运动健身、康体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武陵秘境·森林康养度假目的地。规划近期(至2027年)将武陵山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远期(至2035年)与仙女山、南天湖携手共同建成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二)守正创新,丰富武陵山度假体验产品
规划通过主题产品差异化,树立“武陵奇、秘境养”的度假主题,依托大木镇、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武陵山镇分别形成“武陵文化康养”、“武陵生态康养”、“武陵风物康养”三大核心系列度假产品构建自身特色;通过空间发展集群化,变竞争为合作,与武隆、丰都共同构建空间与交通紧密连接的度假空间集群,实现三地“森林康养集群”、“冰雪度假集群”、“山地避暑集群”、“户外运动集群”等联动发展的度假产品格局。以满足全季、全时及全年龄段的多方面休闲度假需求,整体构建多元丰富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主要包括:文化体验类(枳人小镇、枳人客栈、巴人部落、武陵禅寺、枳巴狂想行进式演艺);康体疗养类(森林度假、禅修养生、养生膳食、避暑养生、中药调理、自然疗愈等);运动健身类(绿道骑行、七鹿坪徒步、摩托车越野、户外拓展基地、低空运动等);休闲娱乐类(森林游乐、森林研学、森林露营、萌宠乐园、婚庆摄影、茶酒吧等);夜游类(枳人小镇夜市、湿地公园游园会、森林公园夜游、草坪灯会、音乐会、星空露营、夜光花园等);主题节庆活动(武陵山森林公园采笋节、武陵山烧烤啤酒嘉年华、武陵山清凉自然音乐节、武陵山草原星空亲子露营节等);生态度假类(花海休闲、森林公园观光、四季果蔬采摘等)等。
(三)补足短板,完善武陵山度假服务配套
结合《涪陵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新增建设项目主要为服务设施及酒店配套等,新增用地指标约3.5公顷。构建“一带,多环”内部交通网络,依托武白路、武太路、作大路形成一条南北向24.9公里的武陵山国家级旅游风景道,串山联水拥田,既是风景道,也是户外运动的休闲道。度假区规划电瓶观光车、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多种特色交通方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停车规划主要对现状停车场进行提升,在主、次咨询服务中心及高品质住宿设施等重点项目区域规划新建停车场,其中现状停车位1737个,规划新建停车位1246个,总计2983个,其中新能源充电设施停车位不少于300个,无障碍停车位不少于30个。新增游客服务中心3个。分别位于大木镇、武陵山镇、倒角槽区域。服务中心将提供免费度假指导资料,取用方便,信息全面,更新及时。规划拟对度假区内枳人客栈、瑜伽谷以及中耀花乡假日酒店提升为高品质度假住宿设施。度假区还将提供度假别墅、主题民宿、森林木屋、乡村酒店、农家乐、生态营地等其他住宿设施类型,客房总量约1187间,规划20个厕所,其中I类8座,占比不低于40%,规划设置四级导览系统,完整传递外部交通距离、方位以及景区景点相关介绍、服务设施位置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完善的导览服务。另外,对智慧旅游、服务培训、康养体系等进行规划设计。
(四)兼顾发展,提升武陵山度假综合效益
度假区建设将带动区域经济、生态、社会、品牌价值的综合提升,经济价值方面,创建成功后,度假区年游客接待总量有望超过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望超过20亿元。其中,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夜数达到2.5天以上,年游客过夜率达到60%以上。生态价值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提升区域的林地、田园、水体等生态资源价值以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方面,通过度假区的建设,将对周边乡村及人居环境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改善区域7000村民生活水平,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品牌价值方面,通过度假区的创建,将极大提升涪陵“成渝后花园”的品牌影响,持续提升涪陵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推进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管理运营机构的设立,已向区委编委申请设立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管理机构的请示,近期将纳入区委编委会研究;二是推进《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规划内容切实推动度假区内的度假产品、度假设施及基础配套服务的完善;三是全面启动暑期避暑旅游保障工作。提前准备、认真谋划,从产品谋划、服务优化、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发力,积极做好旅游接待工作。四是持续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涪武丰”旅游大环线,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此复函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感谢您对涪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