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造农村卫生室的建议》(第0142号)收悉。经与区财政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按照现代医疗卫生标准,合理划分候诊区、诊疗区、观察区、药房等功能区域,确保布局科学、环境舒适”的建议
我委始终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自2008年起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项目,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所有新建村卫生室均按照三星级以上标准规划建设,严格划分候诊区、诊疗区、观察区、药房等功能区域,其中2024年新建的5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五星级建设标准。二是强化资金保障。2024年共投入专项资金9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个(每室补助15万元),修缮提升13个(每室补助1万-2万元),有效改善了基层医疗条件。三是聚焦问题整改。针对部分村卫生室选址不合理、设施陈旧等问题,通过争取市级支持、落实区级配套等方式,全面完成改造提升。
目前,全区375个村卫生室均已达到《重庆市行政村卫生室星级评定标准(试行)》要求,实现功能分区科学化、服务环境舒适化。下一步,我委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定期督导检查等方式,持续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
二、关于“全面更新和充实医疗设备,配备必要的急救和治疗设备,使农村卫生室能够满足村民日常基本医疗需求”的建议
随着乡村一体化改革的推进,达到三星级的村卫生室将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村卫生室的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卫生室房屋、设施设备等)经清理统计后,移交给当地镇卫生院,由镇卫生院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纳入延伸点之后,村卫生室的基础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置和项目开展将与镇卫生院的发展整体推进,为村卫生室的硬件、软件实力提升提供更强的保障。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重点推进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工程。根据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对口支援计划,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涪陵区村卫生室硬件改造,重点支持标准化诊疗设备配置、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基础设施优化项目。我委将切实做好项目对接和配套保障工作,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全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全面提档升级。
三、关于加强农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通过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整合“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学堂在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培训等多元化课程,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素养。2024年组织基层骨干全科医生2人、基层骨干人员10人和乡村医生22人(共计34人)参加“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2023—2024年对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374家村卫生室(社服站)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共开展七期,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2025年分批次对基层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培训并规范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目前已培训基层医师和药师近700人;各区级医院为医联体单位不定期提供医疗、护理、院感等专业知识线上培训,2024年全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与此同时,深化“区聘乡用”“副高下基层”等人才帮扶机制,推动二、三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通过技术指导、科室共建、项目带教等方式,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2022—2024年累计派出“区聘乡用”人员85人,“副高下基层”人员377人。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基层医卫人员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全科医生、中医医生等基层紧缺人才,充实基层医疗队伍。结合区域疾病谱,针对技能短板,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方式,对不同种类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差异化培训。持续深化“区聘乡用”“副高下基层”工作,丰富派出人员专业类别,强化上级医院带动作用,推进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融入基层卫生工作(如家庭医生服务)并开展常态化指导,强化上级医院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城乡均衡发展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此复函已经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4日
(联系人:周继婷;联系电话:023-723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