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林业局关于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70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5-06-30
字 号:


尊敬的李孝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高位推动我区绣球花(区花)产业发展的建议》(区人大六届五次会议第0370号代表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绣球花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深入调研。绣球花作为我区区花,其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区林业局作为建议牵头办理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会同区水利局、农业农村委、商务委、文旅委以及区科技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围绕建议提出的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品牌建设、链条延伸等方面问题,结合我区北纬30°花园城市建设、北纬30°涪陵花卉产业发展等,深入研究落实举措。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规划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落实情况

(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定位

区林业局将把绣球花产业纳入《涪陵区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纳入《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以“两片一点”空间布局为核心,将武陵山片区作为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带重点发展绣球花产业。目前已完成3000亩落新妇、鸢尾花等生产基地规划,在大木镇建设500亩绣球花品种展示园、1000亩反季节绣球花生产基地,形成“夏季卖景、冬季卖花”的产业模式。衔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绣球花产业融入《北纬30°花园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布局种植基地、文旅节点,推动“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产城融合格局。

(二)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

积极建立由宣传、商务、城市管理、农业农村、水利、招商等单位参与的联席议事机制,定期召开产业发展推进会。已协调解决大木镇种植区道路拓宽、灌溉管网建设等问题3项。推动成立涪陵区绣球花产业协会,区林业局主管并负责行业规范引导、资源整合,目前协会筹备组已完成企业、农户调研,计划今年内正式挂牌。

(三)基础设施与资金保障

1.基础设施提升:联合区交通运输委、水利局推进产业道路提档升级,已完成了大木镇2条共5公里长的产业道路改扩建,解决大型运输车辆通行难题;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在大木镇、武陵山镇建设滴灌系统、蓄水池,改善绣球花种植灌溉条件。

2.资金整合机制:区政府牵头统筹农业农村、水利、商务等部门资金,用于绣球花产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反季节栽培、冷链物流等项目。推动天木公司等业主融合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种苗繁育、文创开发。

二、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落实情况

(一)科研合作与平台建设

1.推动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渝东南农科院、长江师范学院等合作,共建“涪陵绣球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研究。目前已筛选出适合涪陵本地气候的马桑绣球、腊莲绣球等4个原生品种改良株系,研发出高效低毒病虫害防治技术2项。

2.支持企业与美国TERRANOVA苗圃、德国DSG公司合作,打造涪陵(大木)观赏植物国际测试站,引进国际新品种30个以上,致力建设国内品种最全的绣球花种质资源库打造涪陵绣球花产业核心竞争力,在2028年争取建成绣球花科普体验馆。

(二)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育

1.近年来,联合区农业农村委举办绣球花种植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农户300余人次,覆盖大木镇、武陵山镇主要种植区,重点传授花期调控、扦插育苗等技术,使花品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

2.建立“专家+技术骨干+农户”三级指导体系,由渝东南农科院专家每月现场指导,镇街技术人员常态化跟踪,解决种植户技术难题。

(三)药用价值挖掘与产品研发

委托长江师范学院开展了绣球花药用成分研究,初步发现其根、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目前正推进药理实验与配方开发。同时,研发绣球花干花、永生花加工技术,企业已投产永生花生产线,年产能达10万件。

三、关于强化品牌建设,塑造“绣球原乡”特色形象的落实情况

(一)品牌定位与原产地认证

1.聚焦“绣球原乡”定位,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市场监管局推进绣球花原产地认证,完成大木镇、武陵山镇种植区域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前期调研,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

2.提炼绣球花“团结、美满”核心花语,由区文旅委牵头设计品牌标识,融入涪陵榨菜文化、白鹤梁水文文化元素,形成统一视觉体系,应用于产品包装、文旅宣传。

(二)节庆活动与营销推广

1.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涪陵绣球花节,2025年结合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推出“绣球花海+水下博物馆”联动线路,吸引游客1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800万元。

2.组团参加“西洽会”“农博会”等展会,设置绣球花专题展区,通过插花艺术展示、永生花DIY体验等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近年来,累计参加展会10场,签订订单金额5000万元。

(三)数字化营销与新媒体传播

1.推动企业与区电子商务协会合作,在淘宝、抖音开设官方店铺,通过直播带货销售绣球花。

2.策划“北纬30°花园城市”话题、“爱上涪陵 岂止榨菜”跟着抖音拍涪陵全民大赛,联合抖音达人拍摄绣球花短视频30余条,总播放量超5000万次,提升“涪陵绣球”网络热度。

四、关于强化链条延伸,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的落实情况

(一)种植与加工融合

1.扩大种植规模,2025年全区绣球花种苗年产达350万株、盆花80万盆,栽种面积扩展至800亩,大木镇新培育专业种植企业2家,年产能达50万盆。

2.延伸加工链条,企业建成鲜切花采后处理中心,配备冷链物流车5辆,鲜切花保鲜期延长至15天;开发绣球花手工皂、香包等文创产品10余种,2025年文创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

(二)文旅与商贸融合

1.打造“武陵山绣球花海”旅游IP,设计“浪漫赏花游”“文化探秘游”等主题线路,串联大木镇花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2025年预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亿元。

2.推动绣球花与餐饮、住宿产业融合,计划开发绣球花糕点、花茶等特色菜品20道,支持美心红酒小镇等景区打造绣球花主题酒店5家,营造“赏花+体验+消费”的闭环场景。

(三)国际贸易与市场拓展

1.支持企业在广东建立冬季催花基地,将绣球花花期提前至春节,通过广州花卉集散中心销往全国,并尝试出口东南亚,2025年预计出口鲜切花50万枝。

2.构建“线下批发+线上零售+跨境电商”销售网络,与中邮涪陵分公司合作开通鲜花专线,48小时内直达全国主要城市,物流成本降低20%。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规划落地

加快推进北纬30°涪陵花卉产业发展实施,2026年实施武陵山绣球花产业带基础设施二期工程,新建分拣储存车间2000平方米、智能温室10000平方米,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

(二)强化科技攻关

与西南大学共建“高山花卉研究院”,重点突破反季节栽培、种球繁育技术,2026年实现绣球花种球国产化率提升至60%,降低进口依赖。

(三)拓展品牌影响

筹备“北纬30°涪陵花卉博览会”,联合巴蜀地区举办绣球花文化论坛,打造区域性花卉品牌盛会,力争2027年将“涪陵绣球”打造成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四)完善利益联结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300户农户参与绣球花种植,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确保农户年均增收超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绣球花(区花)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持续深化产业协同,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绣球花(区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北纬30°花园城市”、创建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贡献林业力量。

此复函已经张正书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涪陵区林业局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雷沛,联系电话:72370455)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