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富、王希辉、姚以山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涪陵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第95号)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区农业农村委对建议高度重视,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并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品牌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引领,聚焦2+X产业,截止2020年底累计登记地理标志商标12件,注册中国驰名商标7件,重庆著名商标累计28件;创建重庆名牌农产品19件,申请重庆市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商标授权主体13家。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件,累计“三品一标”农产品240个。获国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8项;“中华老字号”1项,“重庆老字号”3项。 “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我区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三品一标”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逐步形成。
(一)强化政策保障,扶持企业做多品牌。一是制定出台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品牌涪陵工程建设的意见》(涪陵府发〔2016〕33号)、《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涪陵府发〔2018〕40号)等系列政策,明确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和重庆名牌农产品的品牌扶持政策二是设立农产品品牌发展项目资金。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设立农产品品牌发展项目资金110万元,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在政策保障下,我区农产品品牌取得较快发展,“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40个(其中无公害161个,绿色食品59个,有机食品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9个),同比“十二五”增长182.4%。实施农产品品牌奖补240余万元。
(二)强化品种培育,制标贯标做优品牌。一是优选品种,强化科技助推。我区十分重视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先后引进安吉白茶、浙江白沙枇杷、奉节脐橙等各类新品种50余个,每年投入农业科技发展资金上亿元。不断强化与西南大学、华中农大等科研院校科技合作,先后培育出涪陵青菜头“涪杂系列1-9号”、涪陵白茶、涪陵黑猪等自主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创新涪陵“乌江榨菜”三洗三榨低盐脆口工艺,推动“乌江牌脆口榨菜”单品年销售额近9亿元。二是制标贯标,推行标准化生产。紧紧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制定标准体系,加大标准执行力度。先后制定《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芥菜》(GB/T19557.9-2017)、《青菜头冷藏保鲜技术规程》(DB50/T734-2016)、《绿色食品青菜头生产技术规程》、《涪陵龙眼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重庆市地方标准8项,已批5项,待批2项。指导生产企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40余项。
(三)强化主体培育,壮大主体争创品牌。我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累计培育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9户(市级34户、国家级5户),已逐渐形成以“乌江榨菜、辣妹子”等为龙头的榨菜品牌,以“太极”为龙头的中药材品牌,以“涪陵黑猪”为龙头的畜禽品牌,以“涪陵龙眼荔枝、珍溪脐橙”为龙头的果品品牌,以“涪陵白茶、涪陵黄金茶”为龙头的茶叶品牌,以“三峡笋”为龙头的竹笋品牌。
(四)强化产业引领,聚焦产业做强品牌。一是打造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基地。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涪陵榨菜,积极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2018年底,我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第十九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单位,青菜头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45.17万亩。把标准化与品牌化有机结合,推动基地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全区大规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全方位发展打造金字招牌。“十三五”期间,先后创建“涪陵青菜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7)、涪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涪陵国家农业科技园(2019)”多项国家级农业“金字招牌”。三是用功“七个坚持”,聚焦榨菜产业做强榨菜品牌。着力用功“七个坚持”,不遗余力推动涪陵榨菜品牌建设,实现了“注册一件商标,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大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累计发展榨菜生产企业37家,其中榨菜重点龙头企业23户(国家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17户、区级4户); 注册榨菜商标品牌200余件,其中有“涪陵榨菜”、“乌江”、“辣妹子”、“餐餐想”4件中国驰名商标。各式品牌的涪陵榨菜共荣获国际、国内省部级以上金、银、优质奖100余个(次)。我区榨菜产业产量位列县域单元全国第一。2017年,“涪陵榨菜”品牌价值达147.32亿元,居全国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第二位;“涪陵青菜头”品牌价值达24.38亿元。2019年,涪陵青菜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涪陵榨菜”分别获2019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十强第二名和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在品牌发展引领下,涪陵榨菜主导产业总产值达90亿元,产业利税21.4亿元,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达2650元。
(五)强化宣传推介,亮出特色唱响品牌。一是办节会。已连续9年成功举办“涪陵青菜头”拓市鲜销推介会,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拓市鲜销,年鲜销量达53万吨。每年还举办榨菜嘉年华、马武采梨节、南沱龙眼节、珍溪采橘节等四季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二是走出去。积极组织区内品牌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西部农交会等展示展销。“十三五”期间组织参加“西部农交会”等省级以上的农业展会23次。通过展示展销,我区“涪陵白茶”、“涪陵胭脂萝卜”、“涪陵黑猪”、“增幅土鸡”等农产品品牌在市内外知名度逐步提高。“涪陵白茶”先后荣获第17、19、20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三是借载体。借助“互联网+”农村电商平台扩大品牌营销,全区建成电商服务站点352个、邮政网点318个,注册农村电商平台6户、微商1586家,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和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3.55亿元,同比增长25.89%。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相关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为目标,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打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做强做响“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涪陵白茶”、“龙潭大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涪陵金荞麦”、“涪陵紫苏”等优质特色中药材品牌,“涪陵绣球花”等优质特色林业花卉品牌。到2025年,累计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农业产业强镇2个。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户、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合作社100家。新增重庆名牌农产品2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新认证绿色食品50个以上,培育农产品知名商标15件。
(一)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强化区域统筹,加快形成以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产业为主导的“2+X”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做响品牌、做优基地、做强集群、做大市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榨菜全产业链。突出大规模、大品种、大产区、大健康,建设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柑橘、龙眼荔枝、茶叶、生态畜牧、蚕桑、生态渔业等特色种养殖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笋用竹、花卉苗木等林下产业,大力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挖掘利用道地种质资源,研发一批品质好、产出高的优良种养品种,建设一批扩繁基地、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
(二)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联合眉山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快建设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成国家农副产品及调味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推动南沱、龙潭、义和、龙桥、同乐和珍溪等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强村、强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
(三)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以青菜头绿色种植、中药材健康保健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开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加快标准推广应用,全面推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生产,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温室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节水灌溉、增温补光等节能降耗、节本增效的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畜牧、设施渔业、设施花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体系。
(四)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建设一批涪陵黑猪、增福土鸡和渝东黑山羊等扩繁基地,以及粮食、榨菜、中药材等种子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挖掘利用道地种质资源,研发推广优良种养品质,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业品牌体系,打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
此复函已经我委张平权主任审签,建议中的部分内容我委将继续推进落实。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你们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最后,感谢你们对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5月 10日
(联系人:何小雪,联系电话:023-72228403、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