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物流办公室关于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8-18
字 号:

尊敬的李铭悦、李进委员:

首先感谢你们对物流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你们在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的建议》(个人提案第81号)转由我办主办,经与区交通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招商投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今年4月,区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涪陵未来5年发展的四大定位,其中就包括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多式联运组织中心,因此你们所提的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的建议及其具体措施,切合涪陵实际,切合全区物流发展思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今年,我办已向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申报了“涪陵龙头港水铁公多式联运市级示范工程项目”,市上近期将组织评审。区物流办成立两年来,围绕目标积极作为,深调研、谋思路、打基础、建平台、求突破,为推动多式联运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抓顶层谋划,口岸物流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邀请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高水平编制涪陵物流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起草出台推动涪陵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明确了协同构建“6+6+1”物流对外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枢纽四园区多中心”的“两大空间布局”,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制造业供应链运营基地、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多式联运组织基地、建成重庆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推动物流业成为涪陵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四大发展定位”。二是抓平台口岸,物流开放集聚体系加速构建。积极申报国家水运开放口岸,推动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到龙头港区,成功纳入全市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向国家口岸办完成申报。联合万州、长寿共同申建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方案通过市级评审,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推动华峰、攀华两家企业完成国家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示范案例申报。成功获批市级临港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三是抓通道拓展,物流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竭力推动物流大通道建设,成功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辅枢纽规划建设定位,与中新南向通道(重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克服疫情影响,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涪陵至广西钦州铁海联运班列,争取铁路运费下浮30%并顺利开行内外贸混装班列,2020年区内企业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发送集装箱558标箱,是2019年的近3倍。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物流合作,与四川泸州签订协议合力构建涪陵-泸州水水中转、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目前已实现往返139航次、发运6300余标箱、货值1.78亿元。四是抓项目建设,物流重点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协同推进韵达物流基地一期、龙头港铁路专用线、龙头港口岸基础设施和海关监管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龙头港二期工程、白涛园区物流仓储中心、涪陵综保区冷链仓储中心等项目。编制完成涪陵渝东公路商贸物流园规划方案、涪陵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推进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涪陵宏吉公司纳入重庆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五是抓招商服务,物流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跟踪对接中粮集团、盐田港、怡亚通、林安物流、成都创源、三峡铁水等企业, 2020年推动4家企业落地,协议投资近30亿元。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支持物流企业评星评级。六是抓基础保障,物流工作机制制度基本建立。建立社会物流统计监测体系,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区进出口企业“单一窗口”注册应用率100%。

两年多来,我区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痛点、难点、堵点,正如你们在建议中提到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主体竞争力不强、大型仓储物流园区缺失、岸线资源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制约着多式联运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工作的推动力度。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于推动落实。发展多式联运,是一个系统工程,正如你们在建议中提到的涉及规划、平台、通道、物流主体、信息化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我区物流业发展,从中长期来看,就是要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围绕涪陵物流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涪陵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优化“两大空间布局”,构建“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实现“四大发展定位”。从当前工作来看,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紧盯项目,加速构建物流开放集聚体系。持续跟踪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市级有关部门,确保审报的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到龙头港区项目、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涪陵龙头港水铁公多式联运市级示范工程项目顺利获批。做好与全市《中欧班列(渝新欧)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对接,依托龙头港打造服务渝东南的中欧班列物流组织中心。发挥好涪陵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重要地位,常态化开行涪陵至钦州铁海联运班列,积极参与全市通道运营组织分拨中心建设。深化川渝合作,提升不同类型国家物流枢纽间的分工协作能力和货物组织效率。二是要突出重点,尽快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对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龙头港海关监管场所、韵达物流基地一期、龙头港二期、龙头港铁路专用线、白涛园区仓储物流中心、涪陵综保区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大推动力度,确保尽快建成投用。推进白涛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涪陵西站改造、涪陵高新区铁路货运站建设,规划建设涪陵公路商贸物流园区,推动投用大石溪码头。完善物流大通道,推进出区、区市、区海、出境通道建设,构建“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综合运输体系。积极推动市级物流信息平台在我区的深度运用,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三是要强化服务,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细化措施促进《推动涪陵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落实落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和耗时。丰富物流发展业态,发展冷链物流,建成重庆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推广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引导物流企业评星升级,鼓励引导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总结推广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经验做法,降低全区制造业领域物流成本。积极推动成立涪陵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为物流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

此复函已经王强余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真诚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全区物流业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物流办公室  

2021年6月23日      

   (联系人:谭超,联系电话:158*******1)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