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6-17
字 号:

民盟台联侨联民族宗教界别小组: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实现涪陵经济预期目标的四点建议》(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第4号)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区投融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真切关心。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财政局、区国资委、涪陵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多次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每年推出不少于50亿元的PPP战略合作项目

贵单位提出的“制定‘十四五’PPP合作项目总体规划,明细PPP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项目清单,每年滚动实施不少于50亿元的PPP合作项目”的建议,我委高度认同。PPP融资模式确有其优势,有利于借助社会资本的资金和资源,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数量,同时PPP项目形成的政府支出事项纳入预算管理,不构成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利于平滑财政支出。我委通过认真梳理涪陵区“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清单,认为其中可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有35个,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PPP项目,包括水环境综合治理、涪陵绕城高速李渡至新妙段,两江新区至涪陵快速通道3个项目,分别计划投资60亿元、71亿元、181亿元。此外PPP项目具有前期准备周期较长(平均耗时3年左右),受到区级财政承受空间限制(每一年度本级全部PPP项目从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财政支出责任,不能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等特点,加之区内拟实施的PPP项目收益不高,对投资人吸引力不够强,因此,每年滚动实施不少于50亿元的PPP合作项目的建议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经我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探索实施更多PPP合作项目。一是结合涪陵实际,计划重点考虑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公益性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涵盖交通、水利、能源开发、生态修复、医疗等行业,重点选择前期投资金额较大,收益不足以按其他投融资模式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用少量资本金撬动社会资本。二是积极采用PPP模式着力解决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开展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如目前正在研究的涪陵绕城高速李渡至新妙段、两江新区至涪陵快速通道。实施过程中可搭配一些具有收益的相关项目,如可将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与李渡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等合并实施。

二、关于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引资

贵单位提出“尽快研究并启动我区产业引导基金设立的有关前期工作,基金通过国投集团、银行信贷资金等金融资本、所有上级产业扶持基金打捆注入,保持253的比例”的建议。今年5月,市财政局印发《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该文件出台后,根据区领导指示,区财政局正在抓紧研究我区产业投资基金相关事宜,受限于区级财政资金紧张、区内缺乏专业金融投资运营团队等因素制约,初步考虑将国投集团等国有平台公司现有基金收回,作为成立区内产业引导基金的原始资本,通过建立基金资金池,吸引社会资本注入,通过专业基金团队进行运作,为有资金需求的招商引资企业或拟培育的本地企业提供保障。同时,据区财政局反馈,重庆各区县受制于财政资金压力,除长寿区外目前均暂未成立区级产业引导基金。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鉴重庆市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安徽省组建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山东省设立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经验,探索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基金日常运作交由专业投资基金公司管理,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三、关于加快有条件公司上市步伐

贵单位提出“制定‘十四五’区属国有企业、入园企业、区属民营企业上市战略规划”的建议,我委认真吸纳您的意见,认真梳理全区重点培育上市企业清单,按照全区工业发展“十百千万”工程目标要求,计划到2026年全区上市企业达到10户。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梯次培育、积极推进”的原则,通过企业申报、部门推荐、园区摸排等举措,加强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建设。目前,区级拟上市企业资源库现有入库企业28家,其中重点企业4家,储备企业2家,后备企业22家。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采取以下举措,做好助推企业上市相关工作:一是充实上市储备资源。加快建立联席机制,共同开展拟上市企业资源摸排,摸清本地“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型企业等优质企业底数,筛选出科技创新能力强、主营业务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提升挖掘质效。同时,邀请券商专家、投资机构等参与后备企业挖掘工作,共同把脉分析拟入库企业上市潜能。二是注重企业梯次培育。建立完善梯队式、多层次的拟上市企业储备资源库,对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拟上市企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梯次培育,进行精准服务:对即将提交IPO申报的企业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特别是及时了解申报审核工作进程,协助企业做好市级部门及证监会反馈意见落实;对重点库入库企业,通过专人联系定期联系、及时化解上市梗阻、合理规范经营行为等工作措施,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争取市级相关部门支持,加快上市进程;对符合上市基本条件,暂未启动上市准备工作的企业,帮助企业对接优质中介机构,在企业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加强合作拓展上市路径。深化与券商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资源培育、企业培训、信息互换等工作,共同筹备企业上市培训会,引导企业从“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的观念转变。同时抢抓“北交所”发展新机遇,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加大对区内创新型中小企业挖掘和培育力度,提前介入、靠前指导,帮助企业把握好上市的最佳窗口期。四是强化政策激励落实奖补。落实落细《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的意见》(涪陵府发〔201853号)和《重庆市涪陵区拟上市企业资源库管理暂行办法》,发挥政府奖补激励作用,积极兑现企业入选区级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完成股改、申报材料被受理、完成首发上市等环节奖励,引导企业挂牌上市,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四、关于组建一支高水平专家咨询团队

贵单位提出“尽快聘请全国金融知名专家、大型银证保金融机构高端人才,组成专家咨询团队,或与国内大型证券机构合作,对全区投融资计划制定和审核、企业改制、股权融资、企业上市筹备和路演等重大资本运作提供专业、权威的咨询”的建议。目前受制于长期聘请国内大型券商费用高昂、全区融资需求点多面广等因素,我区暂未组建金融领域高水平专家咨询团队,但未来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为全区资本运作、解决融资问题提供支持。一是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成立金融专家顾问团队,为全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智库支持。通过培训、资格审核、综合遴选等方式,聘请一批来自银行、券商、期货、保险、股权投资等机构专业人士作为金融顾问,重点服务全区上市后备企业、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推动企业股权结构优化,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及对接资本市场、防范投融资风险、辅助地方加强金融管理、帮助地方开展专业培训等,依托所属金融机构、顾问组和地方政府,全方位、一站式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快建立融资需求名单双向反馈制度,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定期梳理报送融资需求清单,由人行涪陵中心支行将融资需求清单传递给区内各大金融机构,同时及时反馈融资需求落实情况,加快释放有效信贷需求,切实提升融资对接成功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三是创新金融人才引进培育方式。探索设立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实施金融人才培养集聚专项工程,强化对金融人才的引进、培育、合作交流等公共服务。优化金融人才队伍结构,探索搭建科技、产业等行业专家库和开放式学习平台,加强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育,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特色金融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鼓励金融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金融人才培养的衔接,创新“订单式”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方式,开发金融人才合作的柔性模式。加强金融智库建设,创建金融人才对接的高端平台和支点,加强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培育。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函已经我委易先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615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