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涪陵区委会:
贵委会在涪陵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我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贵委会对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贵委会提出的建议对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吸纳。我委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了具体承办责任领导和承办工作力量,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关于“选好药材品种”的建议
涪陵区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主要围绕国药太极集团主打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太极急支糖浆”“太极补肾益寿胶囊”等所需的原材料,大力种植厚朴、金荞麦、紫苏、前胡、黄精等品种。另外,适度发展灵芝、三七、仙茅、淫羊藿等高附加值品种。我区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中,部分中药材可用于保健食品,如金荞麦、厚朴、淫羊藿等;多数品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如紫苏、桔梗、白芷、栀子、砂仁、黄精、灵芝等,其中黄精、灵芝等已发展有系列药膳,如黄精烧白、灵芝鸡等。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以大顺镇为核心,辐射全区除敦仁街道和崇义街道以外的各乡镇街道,2021年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36万亩,预计2022年底发展规模超10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打造涪陵道地中药材品种,积极申请涪陵金荞麦、紫苏、灵芝、黄精、淫羊藿等优质品种进入“渝十味”道地药材名录,促进涪陵中药材产业品质的提升。全区重点布局具有涪陵特色优势的品种,坪上-后山片区林下逐步布局灵芝、黄精、淫羊藿等高附加值的品种。
二、关于“加强技术支撑”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于区经作中心设立中药材产业科,落实6名技术人员负责全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工作,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3名。同时,依托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20余人及渝东南农科院科研人员6名,为全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劲的技术支撑。涪陵区中药材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国药太极集团,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合作模式。
下一步,涪陵区将积极整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优势科研资源,支持指导涪陵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人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业内行家能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传授技术等形式,提高中药材种植户种植管理技能。
三、关于“完善产业体系”的建议
利益联结机制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合作模式,不断完善“两个保护价、一份质保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联结机制。国药太极集团提供种子及技术、以保护价收购中药材初加工产品,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社员(农户)种植的中药材鲜品进行初加工,与太极集团签订收购合同并缴纳质保金,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的供应,不断健全中药材产业利益链。打造全产业链方面,目前,随着太极集团大顺初加工厂建设,中药材产业以龙头企业太极集团为引领,即将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初加工、中药材交易、中药饮片炮制、中成药制造的全产业链。随着大顺镇中药材加工厂(业主为天同公司)的建设,将形成灵芝、黄精等药食两用中药材集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品牌打造方面,正在申请“涪陵金荞麦”“涪陵紫苏”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目前已向重庆市申请进入市级名录。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支持打造集基地种植、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观光文旅、康养休闲、美食住宿、智能科普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努力推进“涪陵金荞麦”“涪陵紫苏”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以“太极”为龙头的中药材品牌,鼓励企业积极注册自主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涪陵区中药材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我委代富荣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会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5月7日
(联系人:韦献果,联系电话:023-7222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