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经农委办公室: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建议(提案)》(第9号)收悉。经我委与区大数据发展局、区乡村振兴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着眼提速提质,形成大数据平台建设管理合力的建议
(一)现状
目前,暂未建成我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根据《涪陵区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涪陵府办发〔2020〕19号)文件内容,推进管理数据化是我区发展实施智慧农业的重点任务,已明确由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区经济信息委、区水利局、区扶贫办、区林业局、区供销合作社、各乡镇街道配合推动农业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按照农业数据资源建设规划、数据标准、基础平台、门户入口、地图遥感资源、安全管理的“六统一”要求,整合农业资源、生产、市场、加工、科教、执法等政务服务数据,建立农业资源管理平台,服务于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于社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于智慧农业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区大数据发展中心已搭建起涪陵区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用于实现各单位间的数据交互。接下来,我委将积极配合开展平台的用户登记注册及学习用户操作,争取借助此平台早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信息实时采集存储。
二、关于着眼深度融合,建立完善“1+2”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议
(一)现状
重庆市国家农作物品种测试站、涪陵榨菜智能农业和物联网信息系统、涪陵智慧农业公益物联网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推进,2个智慧农业项目智能化生产项目智慧平台已上线华云服务器;成功上线涪陵区龙潭大米(水稻)种植、南沱精品水果种植的物联网信息“四情监测”系统;发布榨菜指数、推进涪陵榨菜生产、加工智能化,促进榨菜全产业链发展。
我委历来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一直坚持通过多种途径争取资金开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今年精心制定了《涪陵三峡移民安置区信息化建设工程方案》申报三峡后扶资金,经区领导同意上报市水利局后未获批。目前正与不少企业及公司接洽,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加大力度推动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当前,市农业农村委正形成基于重庆三农大数据平台的“124”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总体应用构架,其中“1”为数据层面的1个农业产业资源时空数据库;“2”为信息层面的1个时空数据管理平台和1个农业生产智能化分析平台;“4”为知识和决策层面的“产业布局一张图”、“农业资源环境一张图”和“智慧农业一张图”3张图(知识层面)以及1个辅助决策一张图(决策层面)。这个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总体应用构架实际上就包含了贵单位提出建设完善“1+2”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要求。
(二)下一步打算
接下来,我委将做到:一是主动了解市农业农村委的数字化、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信息,畅通消息,及时沟通;二是结合我区“2+X”特色产业及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涪陵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便于资金到位后立即开展建设;三是继续坚持多种途径争取资金推动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三、关于着眼效益发挥,强化大数据平台信息推广应用的建议
(一)现状
我区电商产业发展迅猛,已构建区、乡镇、村三级电商服体系,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352个、邮政网点318个,发展农村电商平台9户、网商1466家。通过线上大力销售我区农特产品,2021年全区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48亿元,同比增长26.2%。
但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对智慧农业认识不足,意识不到物联信息指导生产管理、农事操作应用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同时,缺乏既是农业专家又是农业科技专材的智慧农业发展推广人才。当前暂无明确资金支持建设区乡村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关于大数据平台信息推广应用的政策也并未完善。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针对已有的农业农村信息平台强化推广,帮助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科研单位提高认识;二是要与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大数据企业合作,启动开展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关联分析、管理与处理等农业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推出系列农业大数据产品,创新完善农业大数据推广和服务方式;三是与相关部门积极反映,争取免费提供华为云服务器存储智慧农业信息,协议开放生产管理信息,保护业主生产经营信息。
此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代富荣审签,对以上回复如有意见,请填写在征求意见表上,寄给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和区农业农村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5月25日
(联系人:张悦,联系电话:023-7222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