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楸棪、徐忠明、赵依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涪陵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60号)收悉。经与区财政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情况
(一)出台文件。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2022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5号),2022年我区府办印发《涪陵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涪陵府办发〔2022〕156号)。
(二)2022年重大附属涪陵医院被确定为全市15家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之一,在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三)2022年、2023年我区积极申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申报创建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四)近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较以往均有上升,其中:重大附属涪陵医院全国2706家中排名335名(前25%),全市第6;区中医院在全国662家中排名409名,全市第12。区妇幼保健院在全国3090家中排名132名,全市第2。区人民医院在全国5456家中未进入前25%。
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代表们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问题及建议非常有针对性,也正是当前我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下一步,我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三个重要、一个支点”定位,牢牢把握党对公立医院全面领导这条主线,在推动新体系、新趋势、新效能、新动力和新文化等方面积极改革。
(一)关于财政经费投入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促进公立医院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积极落实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责任。其中,近三年(2020年-2022年)对区人民医院共计投入4748万元,有力支持了医院发展。从区人民医院近三年的医疗收入情况看,呈现了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14105万元,2021年19198万元,2022年23080万元)。一是投入资金410万元支持其医疗设备购置;二是投入资金852万元支持其重点学科发展;三是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其人才培养,三年来共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四是按照政策规定,足额保障其离退休人员费用,三年来共计投入人员经费1466万元;五是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公共服务投入经费800万元。近年来,区财政在巨大的支出压力下,仍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区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委也将积极探索“卫企合作”新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主动与区属国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力争融资40亿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
我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医疗特色专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获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区域医学重点专科9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市级妇幼重点专科4个。在此基础上,区卫生健康委将优化“六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临床重点专科、优势专科和薄弱专科建设。具体目标:巩固提升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依托区中医院脑病科打造脑病科技创新医学中心。推动区人民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推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肿瘤科、消化内科争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依托区级公立医院巩固提升31个市级重点临床专科(学科),推动建设27个市级重点临床专科(学科)。
(三)关于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的建议。
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新冠疫情和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着力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巩固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一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慎终如始抓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各项规定防控措施落实。二是继续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加强新冠疫情及变异毒株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和防范新的疫情高峰。三是强化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防护,扎实推进疫苗接种,持续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四是做好“五一”等重点时节疫情防控,坚持综合防治、因病施策,有效控制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等疫病发生。五是加强应急医药物资保供,补齐卫生健康服务短板。六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做好家庭和个人防护,形成群防群控合力。
(四)关于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22年区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区域医共体“三通”建设,4家区级医院与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共体,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参与,建成专科联盟12个、协作型医联体34个、指导型医联体4个。下一步我委将以智慧数字化医疗赋能,探索“卫企合作”新模式,全面构建“六级”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一是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优化整合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等医疗资源,组建涪陵区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二是以6个片区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打造农村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周边乡镇5-10万人口,尽可能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本地就诊。三是对大木和焦石,白涛和武陵山卫生院先行先试,结对形成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一体化管理。四是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推行“乡聘村用”改革,将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延伸服务点,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使用,保证村民就近就医。
(五)关于加快推进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的建议。
我委对三级医院创建和等级评审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按照“十四五”规划,新增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5家、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家。建成美丽医院2家、互联网医院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通过“智慧医院”评审;成为全国健康城市、健康区,无烟党政机关全覆盖、市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下一步我委将继续给予区人民医院大力支持,组织好专家指导、做好上下级协调等工作,通过三级创建进一步提高医院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和品牌建设,使医院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力争,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为三级综合医院。
(六)关于拓展内外发展环境的建议。
原规划将高新区鹤凤大道蚂蟥石社区总面积约80亩的地用作区人民医院区域性疼痛医学科创中心项目建设用地事宜,经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核查,与《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比对后,该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和交通设施用地,无法用作区人民医院区域性疼痛医学科创中心项目建设用地。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并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中统筹考虑,邀请专家团队对三家医院涉及7个院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在区人民医院区域性疼痛医学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上,给予人才队伍、房屋硬件、床位及设施设备上更多支持保障。
此复函已经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