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华、周仁成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利用涪陵坪上后山地区冬闲旱地发展油菜种植的建议的提案》(第15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油菜是我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在小春季种植。由于小春季种植青菜头效益高于油菜,所以小春季我区主要种植青菜头,常年种植面积在72万亩以上,因此,在青菜头种植适宜的沿江区域油菜种植极少,油菜主要种植在坪上和后山区域。2018年前后,全区油菜种植面积2.7万亩左右,产量0.35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重庆占比仅为0.7%左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我委高度重视油菜生产,自2018年以来,通过宣传引导、种植结构调整、下达目标任务等措施,油菜生产情况得到稳步提高。
2018至2022年,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7060亩、27435亩、28500亩、29400亩、29846亩;产量分别为3448吨、3505吨、3652吨、3830吨、3921吨,单产分别为127.4公斤、127.8公斤、128.1公斤、130.3公斤、131.4公斤。
2022年把扩种油菜生产纳入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主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成功入围产油大县,获奖励资金201万元。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重点用于新增油菜种植。新增油菜种植面积除免费提供种子外,每亩补贴资金135元,若种植在复垦的撂荒地上,还可同时获得撂荒地复耕复种补贴。通过宣传发动,全区积极申报30亩以上种植大户200多户。通过反复征求种植户种植意向后,我委将计划任务及时下达给种植积极性高、种植条件优越的种植户。9月7日,邀请市农技总站专家培训重庆市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乡镇街道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村社干部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参加了培训。采购油菜良种5160公斤,全部免费发放给乡镇街道油菜种植业主。经国家统计局涪陵调查队初步统计,全区2023年夏收油菜实际完成种植面积44806亩,比2022年增加14960亩,增幅50.12%。新增油菜种植乡镇街道3个,即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百胜镇,实现全区25个涉农乡镇街道油菜种植全覆盖。
至此,我区油菜种植经历长时间萎缩后,迎来了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五连增。下一步,结合你们的建议,重点落实以下六个方面工作措施,进一步扩大我区油菜产业规模,提高种植效益。
一是搞好规划落实,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对坪上地区及后山乡镇适宜油菜种植的区域、劳动力情况、农户种植意愿、业主、大户、加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后,制定好规划,宣传好政策,动员好业主,以此增加油菜种植面积。规划落实重点区域为龙马路沿线、“梓里—白涛—武陵山”旅游观光沿线、以罗云镇干龙坝千亩油菜花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罗云—焦石—山窝”油菜种植带、蔺市街道美心集团农旅融合项目实施区域。主要种植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
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补贴、扶持油菜种植。积极争取资金,尤其是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油菜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因地制宜种植。继续将油菜种植纳入定额种植补贴,使种植油菜和种植粮食一样获得政策补贴,调动更多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广旱地油菜套大豆种植模式,提升油料产能。冬闲旱地可推广油菜套大豆种植模式。油菜播种时间为9月中下旬,此时前作玉米或大豆已经收获,不影响油菜种植,若为红苕在地,可采取苗床集中育苗,待红苕收挖后移栽油菜苗的方式种植。严格规划好油菜、大豆种植规格。充分利用大豆播种时间比玉米、花生等大春作物偏晚的优势,在油菜即将收获的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种大豆,大豆出苗时油菜几近收获。油菜和大豆共生期极短,油菜、大豆产量几乎不减。
四是积极探索推广油菜套玉米种植模式,实现油菜玉米双丰收。冬闲旱地一般是次年种植一季玉米,若小春季种植油菜,次年3月套作玉米时对油菜植株影响较大且种植玉米时操作不便。通过近年油菜种植模式的探索,可选择株型分枝较少、直立紧凑的油菜品种,通过增加用种量提高基本苗来弥补分枝的不足,按玉米种植规格预留玉米种植位置确定油菜种植规格,采取肥球育苗或方格玉米推迟玉米移栽时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种植玉米操作对油菜植株的影响及植株披散下垂对种植玉米的影响。缩短共生期,可确保在油菜产量基本不减的情况下增种一季玉米。
五是探索提高油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结合正在进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建好的旱地发展油菜机械化种植;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直播油菜播种面积,全面推广无人机叶面追肥和花期喷施硼肥;筛选推广应用适宜山地和油菜耕种管收晒等各环节的小型农机,特别是在油菜种植基地配套菜籽烘干设施;推广应用与农机相适应的农艺技术,并开展关键环节或全程机械化示范;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
六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增效和旅游富民。今年,罗云镇紧紧抓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发挥“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城乡统筹、突出特色、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干龙坝村打造千亩彩色油菜花基地,充分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罗云油菜花基地,种植黄色油菜花2400亩,紫、红、橙、粉、白五种颜色的彩色油菜花100亩。以“农户+大户+公司”的模式,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公司负责统一管理,由大户牵头种植。种植基地还将聘请当地村民种植、管护油菜花,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并合理有序引导村民开发农家乐、采摘园、家庭农场、体验农耕文化等农旅项目,助推乡村观光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保证油菜产量基本不减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马龙路沿线、“梓里—白涛—武陵山”旅游观光沿线、美心集团农旅融合项目实施区域可借鉴该成功模式,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开通一日游,发展休闲观光,提高综合收益。
此复函已经代富荣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你们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