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重庆市涪陵区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的建议》(集体提案第45号)收悉。我委立即组织区人力社保局、区疾控中心、荔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委机关相关科室召开办理集体提案第45号专题会议2次。经讨论,我们认为我区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确实存在专业人员数量缺乏、队伍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民盟涪陵区委会给予的建议十分中肯,符合我们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实际,为我们建设基层公共卫生专业队伍指明方向。经与区人力社保局研究办理,现回复如下:
一、花大力气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员
经过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引进,不仅是关乎卫生健康事业长远发展,更重要的是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几年,我们积极开展招聘工作,花大力气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一是基层单位非常重视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我区已有9家基层医疗机构共配备了14名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大部分单位虽然没有公卫执业医师,也有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员。二是我委对没有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的单位作了配备要求。要求在5年内,基层单位至少要配备1名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偏远乡镇卫生院招聘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可不作执业资格要求,可通过后期培养获取执业资格证。三是今年部分单位正在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今年,南沱镇卫生院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1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员;另有敦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荔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单位提出2023年招聘公卫类专业人员的计划,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四季度实施公开招聘工作。下一步,我委将根据全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及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招聘计划,5年内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1名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能力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民生工作,政府投入逐年加大,经不完全统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收入约占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年业务收入的1/3到1/2,且成本较医疗服务低,是我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要资金来源。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通过改善公共卫生队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一是定期召开结防工作会、免疫规划工作会、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会议等,通报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不定期召开工作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2023年已开展培训6次,累计超100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交流学习。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到工作开展好的单位进行学习;安排先进单位在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三是委分管领导带队到沙坪坝区、南岸区、江津区等工作先进区县进行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四是每年对公共卫生工作前三名进行通报表扬,对于工作后三名且考核低于90分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以此激励各单位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专业能力。五是开展公卫人员定期考核工作,每年对预防接种、精防人员等开展定期考核工作,提高服务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精准度,点对点培训考核排名靠后的相关单位人员。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奖惩机制,提升单位主要领导对公共卫生队伍的重视度。
三、积极推进加强医防融合模式
医防融合是新时代巩固和加强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也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所在,实施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容易得到群众认可,也及时促进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一是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深度协作,建立人才流动、交叉培训、服务融合、信息共享等机制。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建立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片区责任制,完善网格化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二是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我委与中联公司进行了对接,正在开发公共卫生质控系统,能够有效指导和监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此系统预计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三是开展基层医防融合试点工作。以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复合型医务人员为核心,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服务为突破口推进基层慢病医防融合。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双向协作和转诊机制,积极发挥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印制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87个(家庭医生团队包含有临床医生、公卫医生、护理人员等)。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慢病为突破口,加强临床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等上门服务,深入推进医防融合,探索建立“宣、防、控、治、康”全链条慢病管理机制。
四、稳定公共卫生队伍
一是切实做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待遇保障。结合27家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按照工作强度、职业风险和绩效分为医疗、公卫、管理、护理、医技、药学、行后等7个等次,公卫排在第2个等次,有效提高公卫人员绩效待遇,远超全院绩效平均水平,大力保障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薪资待遇。目前,荔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分单位已经落实该制度,医院公共卫生人员与临床医生平均绩效水平不相上下,甚至有的月份超过临床医生的平均绩效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抓好落实,督导所有基层单位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待遇。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用人制度。2022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队伍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落实专人专岗,建立上岗培训、换岗审批制度。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上岗,需经相关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且通过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更换不能过勤,原则上每年只能更换一次,人员更换实行“老带新”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考核,需经相关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考核,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考核合格后报我委备案。下一步,我们将督导各单位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及时予以更换。
感谢民盟涪陵区委会对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给予的宝贵建议,我委将进一步研究,充分采纳吸收。下一步,将与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加强公共卫生队伍能力建设。此复函已经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