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工商业联合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集体提案第1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区物流办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涪陵农村电商发展的关心支持!在《关于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集体提案中你们提出“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调动各方资源,实施‘乡村品牌’培育行动”“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进‘消费振兴’”4条建议非常中肯,我们将一一采纳。
一、关于“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近年来,涪陵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升级打造以榨菜为主导,中药材、畜牧为支撑,粮油、蔬菜、水果、蚕桑、烤烟等为骨干的“1+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022年全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41.02万亩、产量44.39万吨,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25亩,种植油菜4.48万亩。榨菜、中药材两大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收砍青菜头73.08万亩,产量176.72万吨,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132.87亿元。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累计达10.36万亩,实现中药材综合产值115亿元。畜牧产能持续恢复,出栏生猪72.61万头、牛1.87万头、羊11.42万只、家禽1006.04万只。蔬菜、果品、蚕茧、干毛茶年产量分别达82.13万吨、22.53万吨、2447吨、770吨。二是持续发展经营主体。2022年,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累计达78家,其中市级以上32家。新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家,累计82家,申报认定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5家。稳步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工作,新发展家庭农场38家,累计发展家庭农场1203家、农民合作社1270家。申报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5个、市级5个,审核评定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3个,累计培育三级示范社国家级20个、市级66个、区级61个。三是打造产业化经营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推动泰升公司、渝贵乐公司、宣王肾豆合作社、雄驰公司、橙纽杻公司、渝妹儿米业、洪丽食品、国色食品、宏吉公司等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打造“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当地农特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关于“调动各方资源,实施‘乡村品牌’培育行动”的建议
涪陵区以绿色、优质、特色、品牌为引领,聚焦1+2+X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累计登记地理标志商标13件,地理产品1件;创建重庆名牌农产品38件,申请重庆市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权产品30个。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件,累计“三品一标”农产品237个。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级1个、市级8个、区级19个;“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通过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为我区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加快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大力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三级物流网络。扎实推动农村商贸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快递、邮政、供销、物流等资源,打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物流综合服务站点,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建设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二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动市场主体完成冷链物流全程追溯模式改造,推广全市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投用综保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龙头港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在坪上、沿江等农产品区规划建设一批冷链物流设施。大力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共同推动多层级、广覆盖的特色农业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三是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围绕我区蔬菜、水果特色优势产地布局,在全区14个乡镇街道共立项43个,建冻库160座(其中:储藏型通风库2座,库容量3100吨;机械冷库62座,存货量6700吨;气调冷库2座,库容量170吨;现代化青菜头保鲜储藏窖94个,库容量6030吨),项目总投资达到6667万元。通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稳产保供和应对风险能力,推动“生产+仓储+线上销售”的经营模式向纵深发展,农产品集中冷藏储存,不仅延长销售时间,还能减低物流成本。四是组织开展项目申报。今年以来,组织重庆畅韵装卸搬运有限公司、重庆恒速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涪陵市场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申报了城乡配送网络工程建设项目,提升全区城乡网络配送能力,申报项目资金297.52万元。
四、关于“加大宣传,推进‘消费振兴’”的建议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加大宣传工作力度。2022年涪陵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项目、农特产品等分别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新闻、新华网等央级媒体刊登38篇;重庆日报整版推送4版,第一眼、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市级媒体刊登110余篇。同时开通涪陵三农官方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采用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的对涪陵三农工作、新农人、新乡贤、乡村好物等内容进行展示。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宣传,重庆日报多次报道涪陵农村电商的典型事迹和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在涪陵电视台专题播报涪陵农村电商迎来淘宝助力,在巴渝都市报对农村电商带头人、本土电商人才等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区电子商务协会以涪陵电商卖报的形式对全区农村电商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三是动员消费采购。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下达2023年涪陵区消费帮扶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涪巩固专办发〔2023〕2号)文件,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乡村品牌”农产品,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区商务委将会同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物流办、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大力发展我区农村电商,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完善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增强全社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认识,形成社会关心、人人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风尚。
此复函已经我委秦芝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