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30
字 号:

文何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质农村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99号)收悉。经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物流办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涪陵区农村直播带货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关于提质农村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个人提案中您提出“优化监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溯源体系”“注重产业叠加”“完善物流系统”和“加强团队建设”等6条建议非常中肯,我们将一一采纳。

一、关于“优化监管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切实深化网络直播行业监管。一是行政指导强化事前监管。通过实地走访,对尚尚科技、推马直播、桑田食客等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及直播业务开展较频繁的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向经营者宣传法律法规,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在对直播经营者进行实地走访过程中,向经营者发放行政建议书32份,现场督促一款涉及药品广告违法的直播产品不得上架销售。在开展走访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场网络经营者集中约谈会,进一步压实直播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依法守法开展直播营销活动。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对抖音网店、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等直播经营者的监测,以及对消费者投诉举报的迅速处置,排查出涉嫌违法违规线索6条,已责令整改2起,立案查处4起。三是加强直播带货行业引导监督。区文化旅游委会同区商务委开展网络直播行业培训,开设“文化课”,传播涪陵文化,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农商直播间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帮助农商围绕产地本土文化做文章,深入挖掘农产故事,丰富产品内涵,提高产品吸引力;区文化旅游委、商务委、市场监管局、网监部门联合监管直播带货行业,严禁出现“泛娱乐化”“知假销售”“夸大宣传”“打擦边球”等直播乱象。

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直播带货活动。一是实施了区领导直播带货活动。区委书记、区长分别为我区文旅产品和农副产品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推广销售我区文旅产品和农副产品。二是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科协、区妇联等区级部门和敦仁、李渡街道、南沱镇、义和镇、大木乡等部分乡镇街道开展杨梅、手工苕粉、土鸡、山货等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区领导、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直播带货活动中,累计观看人数达2642.8万人次,订单数515167单,销售金额1792.04万元。三是开展直播大赛活动。从2021年8月开始,涪陵区连续举办两届电商直播大赛活动,通过直播大赛,为我区电商直播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区内企业发展电商直播业务提供了人才保障。在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中,区商务委累计投入直播经费103万元。

2020年以来,区商务委积极组织涪陵电商公司、桑田食公司、尚尚科技公司、洪丽电商公司、齐圣食品、渝妹儿米业等电商企业开展网上年货节、“爱尚涪陵·嗨购618”电商节、“919电商节”、“双十一”电商节等电商促销活动,开展跨店满减、发放优惠券、单品秒杀、特惠促销、直播导购、产品预售等线上促销活动,3年来,通过开展各类电商节庆活动,累计线上销售我区农特产品近5000万元。

三、关于“健全溯源体系”的建议

我区非常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一是完善监管工作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农产品质量监测会商研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联络员制度》等工作制度5项,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立质量追溯管理制度。依托国家、市级质量追溯管理平台推动我区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生产主体实施质量溯源信息化管理。2022年新纳入质量追溯平台生产主体6家,全区累计推广应用307家。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涪陵青菜头”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主体100%纳入质量追溯管理。全区“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中5个重点农产品的31家生产主体纳入质量追溯管理。

2023年一季度,区商务委支持重庆尚尚科技、农资集团、涪粮农业申报2023年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企业建设项目,申报资金共计88万元。

四、关于“注重产业叠加”的建议

我区非常注重农产品与文旅产品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的结合点。一是加深文旅资源和农特产品牌融合。区文化旅游委积极对接区农业农村委加强旅游资源和农产品内容挖掘,支持优质农产品进景区,进旅游展销节会现场,打造“涪陵扎包”品牌,将区内优质农特产品纳入扎包名录,把“农产品”变身“旅游商品”。引荐龙潭大米、大木肾豆、南沱脐橙等。进入景区内购体系,鼓励职工食堂、酒店、商户、家庭等采购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重点景区商业体系,在景区(度假区)的商超、游客服务中心等,设置展销体验专柜或店面。此外,还可进入景区对外营销体系、景区线上销售体系、景区活动体系等。二是支持旅游景区开发品牌农产品。鼓励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民宿,就近开发和统一包装一批具有各自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和时令优质农产品,设置专区专柜,规范经营,集中售卖,形成聚集效应。近年来区文化旅游委大力支持鼓励景区以旅游带动周边农业经济,切实助力农户增收、农产销售。以美心红酒小镇为例,建立助农扶贫车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70余台价值800余万元的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生产旅游食品68个,实现月销售收入超60万元;搭建泡桐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走“景区+果园+畜牧业”的发展道路,将农副产品产业化。

五、关于“完善物流系统”的建议

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加强物流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三级物流网络。扎实推动农村商贸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快递、邮政、供销、物流等资源,打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物流综合服务站点,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建设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二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动市场主体完成冷链物流全程追溯模式改造,推广全市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投用综保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龙头港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在坪上、沿江等农产品区规划建设一批冷链物流设施。大力发展适用于农村物流的厢式、冷藏等专业化车型,共同推动多层级、广覆盖的特色农业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走出去”和“引进来”。

六、关于“加强团队建设”的建议

一个带货主播的脱颖而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在支持,从策划、图片、短视频制作到推广、粉丝管理等等每个环节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开展专业的培训非常有必要。为此,从2021年—2022年,区商务委会同区人力社保局连续两年举办直播大赛,大赛以培训为主,通过技能大赛提高学员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在第二届直播大赛中,吸引了35家企业、197名个人参赛者参加,直播大赛带货效果明显,在直播大赛活动现场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各类产品12万余元,较第一届大赛销售额增长1064%。

同时,积极打造直播基地,加强团队建设。目前,已成功打造涪陵电子商务产业园直播基地,该基地有6个直播间,涉及工业品、数码产品和农产品等10个品类,自基地创建以来销售额各类产品近2000万元。

下一步,区商务委将会同区委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物流办、区供销合作社、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积极打造全区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开展农产品溯源,完善物流体系,通过对直播行业的整体打造,将我区的农特产品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得更多更远,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此复函已经我委主要负责人秦芝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商务委员会  

2023年5月24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