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7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31
字 号:

民革区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双碳目标下实现涪陵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集体提案(第79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对因地制宜制定低碳方案、构建碳减排激励机制、加快传统能源结构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完善绿色低碳保障机制、建设涪陵低碳生活科技馆等建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落实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经办人员承办。及时与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沟通,广泛吸纳建立碳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企业后备资源库等建议的协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因地制宜制定低碳方案,构建碳减排激励机制的回复

一是政策制定。为明确各区级部门节能减排职责任务,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级有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吸纳区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区已先后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庆市涪陵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重庆市涪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我委将加强与市级、区级部门的衔接,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继续完善有关政策。

二是建立碳管理体系。鉴于碳核查和核算工作专业性强,目前由主管部门牵头,委托第三方统一核算。后续,将按照市上要求,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干部及企业人员专业性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三是创建科创平台。将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争创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国家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建设。提速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加快建设重庆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华峰重庆低碳研究院。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来涪设立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培育更多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创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个。

二、关于加快传统能源结构转型,积极打造绿色能源体系的回复

一是促进页岩气本地利用。页岩气用气指标,目前由中央统筹安排。市、区两级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区领导多次赴北京拜访中石化天分公司,旨在促进提高页岩气资源本地化利用率。随着我区产业快速发展,能源领域改革逐渐深入,市属企业将在涪陵页岩气开发和页岩气产业链的提升方面发挥更多作用,更多页岩气用气和低价气将在涪消纳。

二是推进《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在涪落地。协议中涉及涪陵的重大项目为川渝“气大庆”千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项目,该项目已经列入我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区将累计开钻气井130口以上,新建产能26亿立方米/年,累计生产页岩气270亿立方米。2023年,我区将力争开钻50 口、投用48口页岩气井,产量稳定在60亿立方米以上。

三是开发清洁能源。“十四五”期间,将开工建设白涛工业园区(山窝片区)热电联产(装机容量500兆瓦)、论证实施中机龙桥二期(装机容量500兆瓦)等天然气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电,力争实施三峰环保二期12兆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我委将积极支持上述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落地见效。

三、关于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升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回复

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区暂无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今年3月,印发《重庆市涪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区“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我委积极参与谋划工业发展,迭代升级“十百千万”工程、“五大”行动、“四大”专项,牵头制定出台《产业绿色发展行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作为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抓手、行动指南。我委将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节能优先,严格落实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对新增项目,强调能耗强度约束,合理控制能耗总量,优先支持能效水平高、单位增加值能耗低的项目,进一步提高战新产业占比。

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我区正深入开展绿色园区建设,推动涪陵高新区、涪陵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实施循环化改造。我委将积极推进白涛园区热电联产、万凯屋顶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工业园区将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将累计建成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40家。

三是形成绿色企业后备资源库。我委将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低碳绿色产业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力强、财务盈利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骨干企业建立绿色企业后备资源库。

四、突出低碳绿色发展导向,完善绿色低碳保障机制

一是严格产业准入。目前,我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除国家和市级产业准入政策外,无特殊准入限制。我委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等产业政策,认真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等产业准入要求,不符合产业准入要求、不符合发展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审批。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我区将继续充分利用电力、燃气“双网”和本地3亿立方页岩气就地转化的资源,继续保持工业用电力、燃气的价格为重庆市最低的优势。

三是建设涪陵低碳生活科技馆。建设低碳生活科技馆可以成为宣传涪陵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但因用地、规划、资金等原因,暂不具备建设条件。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论证涪陵低碳生活科技馆的可行性,做好资金筹集、用地协调等工作,力争涪陵低碳生活科技馆落地。

此复函已经易先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26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