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4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13
字 号:

民盟界别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涪陵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建议》(第44号)集体提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涪陵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建议对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委高度重视,吸纳了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的协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是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区政府印发《涪陵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定了中职教育提质增效和高等教育优质扩容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到2025年,医药卫生学校、区职教中心成功创建重庆市“双优”中职学校,支持长江师范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工贸职业学院建设重庆市“双高”职业院校,积极推进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引进1—2所高职院校来涪办学,基本建成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贯通、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二是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市医药卫校完成“双优计划”建设任务245个,形成标志性成果165项;职教中心完成“双优计划”建设任务231个,形成标志性成果272项;两校通过了市教委和市财政局“双优计划”项目中期绩效评价。重庆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已成功建成重庆长江技师学院。专题研究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3次,向区领导专题汇报2次,拟投入9.7亿元,在义和街道仙马湖片区征地600亩,建成办学规模5000人的新校区;该项目建设方案已通过区委常委会审定,正在拟定投资方案和承建方案,待区领导审定后实施,力争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开展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筹建工作,拟投入17.8亿元,在义和街道仙马湖片区征地900亩,建成一期办学规模5000人、二期办学规模10000人的高职院校;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建设规划和资金筹集等筹建工作,力争2023年年底开工建设。

三是高校引进有难度。近年来,区教委争取市教委支持,配合有关区级部门先后与北师大科技教育集团、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和四川芙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院校和企业洽谈来涪办学事宜。由于国家对普通高校异地设立校区、异地培养研究生、异地设立科研机构等政策全面收紧,停止审批,因此,我区在“十四五”期间引进优质教育集团来涪举办高职院校和引进高校来涪设立新校区暂无政策支持,且未纳入全市高校发展规划,暂不能完成此项工作。

四是研制产教对接谱系图。区政府制定《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育与重点产业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院校,完善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建设川渝产教融合示范区。目前,全区中职学校与287家企业合作,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80个,建成市级重点(骨干)特色专业16个,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达78%,建成国家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1个、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区级乡村驿站3个;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14所家,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581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1380人),有效缓解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接下来,区教委将认真落实《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涪陵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精神,推进市医药卫校和区职教中心2023年建成重庆市“双优”中职学校,推进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和重庆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支持长江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建成应用型大学,支持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建成市级“双高”院校;积极争取市教委支持,引进市内优质高校来涪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积极配合与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共同研究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探索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及时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二、关于“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的建议

区教委积极指导全区中职学校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3年累计开设企业订单培养班128个、培养学生5316人;组织护理、会计事务等11个专业学生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建成药剂专业双基地1个,开展康复技术、农村医学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全区中职学校与287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80个、“校中厂”4个。校企共同构建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对接。全区中职学校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5门、岗位技术标准3门,共同开发教材3本、市级精品课程5门,开展技术研发专利7项、科研课题3项。同时,校企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4个、共建专业1个。每年外聘企业兼职教师100余人,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接下来,区教委将指导全区中职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订单培养、“1+X”证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校企资源共建、设施共享、人才共育,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关于“加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的建议

区教委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指导中职学校组建职教集团2个,探索资源共建共享。市医药卫校为集团企业每年输送1000多名学生实习,学校每年安排30余名教师到集团企业岗位实习,集团企业每年为学校提供40余名兼职教师;区职教中心学生累计到集团企业实习31233人、就业26768人,为集团企业培训职工累计26521人,为集团内学校培训教师1423人,聘请集团内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27人。全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主要产业匹配度达90%,毕业生就业率达98%。指导职教中心与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全区中职学校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落实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学校每年安排教师企业实践50余人。目前,全区“双师型”教师309人,占比达57.8%。

接下来,区教委将支持中职校和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动中职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中职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区内外更多企业和职业院校加入我区牵头成立的涪陵职教集团和涪陵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支持中职学校加入区外更多职教集团,扩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获取更多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四、关于“加大职业教育保障力度”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贯彻落实《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了《涪陵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涪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宣传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组合式激励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2022年,区财政投入15494.975万元,用于保障中职学校公用经费3145.625万元,中职学生资助5813.85万元,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奖励经费123.18万元、中职学校外聘教师工资补助537.5万元,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岗位补助71.82万元,现代学徒制项目经费25万元,“1+X”证书项目试点经费47万元,“双有计划”项目建设经费650万元,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专项经费234万元;投入4847万元,用于交通技校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医药卫生学校及区职业教育中心主电缆更换工程、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2022年,全区中职学校添置电脑、空调、桌椅、床、实训设备2017套(件),建成录播室1间、教学平台1个,完善实训室2个,维修、美化校园环境,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接下来,区教委将争取国家、市级和区级政策支持,积极申报建设项目,加大区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添实施设备,完善办学功能,提升办学实力,力争到2025年,把涪陵建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高职有效衔接贯通和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重庆市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此复函已经孙应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