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涪陵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涪陵荔枝古道申遗IP形象塑造的建议(提案)》(第01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荔枝道以运送鲜荔枝命名,涪陵是其起点,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朝天宝(742~756年)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满足宠妃杨玉环吃新鲜荔枝的嗜好,颁旨在涪州建优质荔枝园(古称妃子园),种植荔枝名品“玉真子”,从涪陵置专驿到长安,荔枝道也是目前唯一一条以水果命名的驿道。荔枝道除了专驿荔枝的功能外,也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古代重庆、四川、陕西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路线,是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治理体系的一种延伸。2015年11月,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2023年9月,荔枝道(重庆段)正式纳入蜀道联合申遗。
一、关于“厘清历史脉络,明确荔枝进献单一来源”的建议
北宋蔡襄《荔枝谱》载:“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涪陵城区现有荔枝街道、(崇义街道)荔枝园社区,为当时种植荔枝之地,“荔枝”地名由此得来,延续千年。另有元微之《论海味表》载:“荔子,汉和帝时取之南海,唐天宝取之涪,元和中取之荆南。”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对荔枝道线路详载:以涪陵妃子园为起点,跨越长江,经今天的重庆市涪陵区(崇义街道、江北街道、百胜镇)、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区,四川省大竹县、达县、宣汉县、平昌县、万源市、通江县,陕西省的镇巴县、西乡县等10余区县市,最后到达西安,全程1000余公里,是荔枝进贡最便捷的驿道。2024年5月16日,我区举行了川陕渝地方政协推进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联合协商会议,会议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就荔枝道名实考辨、考古收获、巴蜀荔枝产食、荔枝古道路线考证以及荔枝道的保护利用和“申遗”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为唐朝时期涪陵岁贡生荔枝以及荔枝道线路考证提供了学术支撑,也打响了涪陵荔枝道文化品牌打造的第一枪。
二、关于“挖掘文化资源,打造荔枝古道起点品牌”的建议
(一)开展调查,摸清家底。我委多次开展实地调查,理清了涪陵段荔枝古道线路和地表遗存,涪陵荔枝古道由涪陵城区过长江,经江北街道、百胜镇出涪陵至长寿、垫江,全长约26.8公里,仍有古道地表遗存共计四段,总计12.5公里;古道沿线有区保北岩题刻等4处碑刻、3座石桥、3处场铺以及2处渡口。此外,我委积极配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涪陵区12处文物点开展了考古调查,包括墓葬点9处、古桥梁1处、摩崖题刻1处、牌坊1处,时代涉及汉、宋、清,基本摸清了我区相关调查对象的位置、范围与面积、堆积状况、年代、环境与保存现状等情况,为后期荔枝道考古勘探打下基础。
(二)提升文保级别,纳入申遗范围。2023年7月,我委将荔枝道涪陵段沿线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岩题刻推荐申报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通过了市文物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将涪陵区北岩题刻及相关古道纳入“蜀道(荔枝道重庆段)”,丰富了我区荔枝古道内容。
(三)编制规划,引领保护利用。为更好的保护传承涪陵荔枝古道,活化利用荔枝道文物资源,促进荔枝道沿线产业发展,我委联系重庆市勘测院对蜀道(荔枝道)涪陵段相关文物点和古道开展地形图测量;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重庆荔枝道涪陵段保护利用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系统布局。
(四)开展联合协商,扩大荔枝道文化品牌影响力。联合川陕渝三省市,在川陕渝地方政协推进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联合协商会议上,发布了《川陕渝地方政协推进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倡议书》,通过建立定期联合协商会议制度,共同开展荔枝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助推荔枝道申遗及沿线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做实做强荔枝道文化品牌。
(五)收集文献资料,成立荔枝道文献馆。涪陵作为荔枝道起点,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保存历史、传承荔枝古道文化的使命,我区启动了蜀道·荔枝道涪陵文献收集整理项目,2024年5月成立蜀道·荔枝道涪陵文献馆,该馆全面收集了荔枝古道相关文献资料150多种,并结合实物、沙盘、模型、视频等形式,构成展陈元素,演绎了古蜀道“南三北四”发达的交通体系,还原了“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的历史史实,实现了在起点也能全方位的了解荔枝古道昔日的辉煌。
(六)标识起点,打造荔浦春风文化园。《舆地纪胜》载:“妃子园,在州之西去城十五里”,妃子园(荔枝园)所在地涪陵原有“荔圃春风”景点,由于原荔枝园所在地已基本商业开发或打造为滨江公园,2023年6月,我区在原荔枝园附近建成“荔圃春风”文化园,由一座牌坊和“种荔枝、采荔枝、运荔枝、品荔枝”四组雕塑组成,标示荔枝古道起点,区城市管理局也将江南滨江公园也正式更名为“荔圃春风公园”。
(七)种荔枝树,补齐荔枝元素。2024年3月12日,第46个中国植树节,我区从广西钦州引进14万株荔枝苗,将它们种植在长江两岸,涉及我区江北街道、义和街道、南沱镇、珍溪镇、清溪镇等5个适宜种植的乡镇街道。今年3月,区城管局在“荔圃春风”文化园补植荔枝树20余株应景荔枝园。同时,区林业局在全区有荔枝树种植计划,区城管局拟在白鹤梁大道等其他重要城市节点合理种植不同品种的荔枝树,尽可能再现荔圃春风盛景。
三、关于“拓宽宣传渠道,开发周边产业”的建议
2024年5月16日,由我委原创出品的微短剧《涪陵的荔枝》全网首播,围绕着涪陵荔枝展开了一段穿越千年的故事,剧本用爱情故事引出“荔枝古道”的历史内核,剧中实景取景展现了涪陵的历史人文、城市发展以及自然风光,旨在借助影视IP力量展现涪陵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荔枝文化魅力。我委也将立足国际视野,多渠道开展宣传,开发打造更具品牌效应的荔枝IP形象,开发培育周边产业,转化资源,切实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文旅、经济协同发展。
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