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波、宋浦泉、何安涛、陈旋、张晓曦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提升涪陵优质教育资源,减少优质生源流失的建议》(第143主(并)号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严格控制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外流的建议
(一)严控优质生源外流。一是严控学籍无序流动,凡被区外学校违规招收的初中毕业生,一律不予办理学籍转接;二是建立优质生源流失台账,每年定期向市教委报告生源流失情况,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将各初中学校毕业生在区内高中阶段学校的就读率纳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运用。下一步,区教委将积极学习丰都、秀山等周边区县关于控制生源外流的相关举措,建立外来违规招生查处联席工作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强化部门联动,细化考核措施,畅通举报渠道,及时查处违规招生行为,对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追责问责。
(二)严控优秀教师外流。一是全面落实教师待遇,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保障教师工资收入,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依托工会组织,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三是严审申请调出的在编教师资料,在编教师申请调出涪陵区教育系统必须达到聘用合同约定的服务期,公费师范生还应达到送培协议中约定的服务年限。
二、关于协调更多的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吸引更优秀的教师来涪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涪陵区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教育经费连续6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2023年,全区在原有580万高中教育发展专项预算的情况下,又追加1300万元,专项用于全区高中教育发展,主要用于高中寒暑假补课、早晚自习、拔尖人才培养,以及保障高中学校正常运转等。2024年,将高中教育发展专项2004.8万元,纳入年初预算,进一步保障全区高中教育提质发展。
(二)优化师资配备管理。一是强化能力提升。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述教述评活动,实施名优人才梯队培养计划,严格梯级培养工程个人年度考核,实施公费师范生教师和全科生教师“2+2+2”启航专项培养计划,建强办好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区级教师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加强市级以上名师优师培育。二是优化师资配置。健全以公费师范生、研究生及优秀大学毕业生考核招聘为主,小学全科、学前免师考核安置为辅,公开招聘紧缺学科教师为补充的教师招引机制,开展公开遴选区外在编在职优秀教师,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2023年考核引进部属公费师范生73名,考核招聘硕士研究生65名,考核安置小学全科、学前免师41名,公开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83名。三是落实交流轮岗。健全教师管理体制,完善交流轮岗工作机制,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纳入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人才申报等内容,发挥40个区级名师名校长和特色工作室人才孵化器作用,推动年轻教师加速发展,扩大优秀教师资源。
(三)深化高效课程建设。持续推进课堂建设,综合用好“线下+线上”教研样式,2023年推出“涪陵区名师课堂”87节,线上线下观摩教师超1.4万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每年新增涪陵教育云教学资源近6000个;大力推广空中课堂运用,集团化办学、片区教研、跨区域联合教研空中课堂运用场景广泛,全年运用空中课堂开展教研活动160余场;落实涪陵区学科建设规划,2023年引进小学语文名师王小毅工作室、初中数学名师廖帝学工作室等4个工作室来涪陵设立工作站。目前,全区引进区外名师工作室7个,入站学员180名,每年参与教师1400人次。
三、关于重新整合我区中小学校资源,建立纵向联盟发展,横向均衡发展建议
为进一步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区教委持续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2024年,新增涪陵五中和涪陵实验中学2个教育集团,共新增二类成员学校3所,目前,全区教育集团总数增至18个、成员学校149所。下一步,区教委将创新集团化办学现代治理模式,整合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集团优质资源成立教育发展共同体,形成一批在全市可推广可复制的跨学段合作经验;持续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计划,探索人文高中、艺术高中、科技高中、体育高中、综合高中等分类发展路径,支持普通高中特色班招收艺术、体育特长学生,修订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实施目标引领传压力、办学联盟聚合力、课堂提效增活力、过程管理添动力、考核激励强内力“五力”行动,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位列全市区县前列。
此答复函已经孙应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