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4-06-24
字 号:

民盟界别小组:

贵界别小组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展榨菜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69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和区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涪陵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情况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目前,涪陵区有3个项目纳入重庆市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范围,即“白鹤梁:长江历史水文站”、龟陵城遗址纳入“川渝宋元山城体系”和“蜀道(荔枝道重庆段)”,成为全市(共5个)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最多的区县,彰显了涪陵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榨菜文化不属于文物遗迹或

自然景观等实物遗存,按传统表现形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用贵界别小组提出的建议,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作为全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吸纳。

二、针对提案内容采取的措施及工作进展

      (一)纳入全区文化旅游重点工作情况

1.加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记录和保护。作为我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区文化旅游委高度重视榨菜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了涪陵榨菜专项调查、实地采访和整理建档等工作,形成了一批珍贵的档案资料和影像记录,为榨菜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研究和创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专项论坛等活动,其研究成果为涪陵榨菜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3.加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养。建立了完善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我区现有该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其中国家级1名、市级1名、区级7名,为涪陵榨菜技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4.加强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展示和宣传。2023年,建成开放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该馆占地约1.5万平方米,既保存了邱家榨菜作坊作为“涪陵榨菜发源地”的原始格局和风貌,还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了解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

      (二)组建申遗工作专班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构建了“3+1”申遗工作机制,即建立3个工作机构和1个议事规则,3个工作机构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下设申遗办公室和区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其中区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为新设立的正科级一类事业单位,定编12人,主要负责全区文化遗产和非文物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形成了与市文物局定期召开文化遗产申报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

      (三)推动榨菜文化申报世界级遗产情况

推动榨菜文化申报世界级遗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传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涪陵区在推动榨菜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1.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7月,区政府副区长靖开媛带队前往国家文旅部非遗司专题汇报榨菜文化申遗工作,国家文旅部高度评价了涪陵区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关注和重视,对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基本要求、申报机制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关项目情况作了介绍,并对我区申报工作提出了建议。当前,我们正按照国家文旅部和市文化旅游委要求,有序推进“以榨菜、酱菜等为代表的中国酱腌菜传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

2.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涪陵榨菜作为涪陵的一张文旅名片,推动其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对提高涪陵城市对外影响力,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涪陵故事非常重要。当前,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已启动涪陵榨菜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涪陵榨菜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加强对涪陵榨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现涪陵榨菜文化在挖掘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同时,也为进一步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非常感谢用贵届别小组对涪陵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19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