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第三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推动涪陵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建议》(议案第273号,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您的提案由我委主办。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旅游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议案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力,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农业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我委积极吸纳提案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向智慧化推进。
一、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打造精品“网红”路线
2020年以来,我委牵头相继编制了《涪陵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5)》《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就提到了要立足涪陵自然景观多样、山水生态优美、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引入区内、市内“网红”账号,开展多维度合作模式,在多个社交平台不断推广田园休闲游,推出以坪上“巴渝老家”原乡民俗体验环线,开展原乡田园、农耕民俗、庄园碉楼、非遗文化等深度体验游的精品乡村线路,完善以坪上区域马武镇-青羊镇-同乐镇-龙潭镇-大顺镇-增福镇的“巴人原乡田园风景廊道”旅游项目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乡村旅游路线。
(一)加强旅游宣传推广。2023年我委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罗云镇油菜花基地、各乡镇街道的赏花期、方坪采茶体验、涪陵乡村旅游百千万、武陵秘境康养游、田园牧歌自在游、两江福地休闲游、巴国古都人文游等关于乡村旅游的推文和视频,收获数万余次点赞,有力地宣传了涪陵乡村旅游;今年5月,我委联合重庆邦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了微短剧《涪陵的荔枝》并在全平台播出,向大众介绍涪陵的荔枝文化,获得广泛好评;下一步,我们将以网络热点为导向,策划乡村游线打卡视频、XX元游遍景区、从吃住玩等视角介绍涪陵乡村、专题拍摄乡村美景等,让更多人了解涪陵、来到涪陵、打卡涪陵,让流量变留量。
(二)注重旅游线路打造。2023年推出5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包括“大美春光在路上”三条(涪陵罗云乡村旅游新体验、大木花谷樱花观赏、武陵山乡采笋体验)和“乡土中国 诗画生活”两条(方坪茶文化体验、文物寻根之旅);今年五一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再次推出“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线路,涪陵报送的“体验四季 乐游涪陵”旅游线路再次上榜。在不断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的同时,也持续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涪陵的乡村风光。
二、培育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融合智慧化平台打造
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区级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升级打造“1+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引导打造与当地实际相适应、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农业产业,做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
一是持续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讲好“土特产”故事,积极申请授权使用“巴味渝珍”“三峡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培育“涪陵榨菜”“涪陵·涪橙”等区域公用品牌,巩固提升“涪陵龙眼”“涪陵黑猪”“增福土鸡”“涪陵白茶”“渝东黑山羊”“涪陵胭脂萝卜”“龙潭大米”等优势品牌。积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字号”荣誉。
二是不断推动乡村旅游品牌打造。2023年,我委推送武陵山乡乐道村、蔺市街道泡桐村申报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武陵山乡乐道村入选重庆市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推进龙潭镇群星村、义和街道石岭村申报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
三是协调开展乡村旅游文化节会。开展“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建设,现已建成南沱睦和村龙眼文化节、马武方碑村梨花节、焦石镇焦石民歌节、蔺市连二村庆龙节等10余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有效推动马武、蔺市、南沱等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打开。
三、以“智游涪陵”为基础,探索完善数字化平台
文旅委正打造便民惠民的文旅“智游涪陵”新平台。平台以一站式公共服务为核心,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景区、住宿、文博展览、特色产品、精品线路等基础信息服务。“智游涪陵”微信小程序服务功能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新增以文旅资讯、文旅活动、周边查询等服务功能为支撑,满足广大游客智能化、个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游客便捷享受在线游览、信息查询等智能化旅游服务。同时加强对各景区、涉旅企业新媒体平台的指导和交流,全区主要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都计划开通微博、微信、抖音账号,实现咨询服务、预约预订、产品营销、信息反馈等功能,形成了推介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发展的互联网矩阵。
未来一是“智游涪陵”小程序计划将乡村旅游纳入单独板块,总体目标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轻量化载体小程序为入口,其中涵盖了乡村旅游热门攻略、党的关怀、特色文化、VR云游、民宿住宿等功能,提供了专业权威的乡村文旅资讯、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同时也为广大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乡村智慧旅游服务,实现了一个二维码畅游涪陵乡村。二是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大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信息技术,拉取全区乡镇重点景区、实时客流数据,实现乡村旅游数据一站式打通,进行多种数据整合计算、挖掘与分析,以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实现智能分析、智能预测、智能决策与指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直观展示、态势全局感知,预警及时知晓、资源灵活调度,变“肉眼感知”为“数据感知”,变“事后处置”为“提前预防”。
此复函已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涪陵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