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先进材料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个人提案第90号)已收悉。经与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区应急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涪陵是材料大区,先进材料产业历来都是涪陵支柱产业,也是全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占全市材料产业产值近1/5。以华峰化工(己二酸)、华峰氨纶(氨纶纤维)、万达薄板(彩涂板)、万凯新材料(PET)、建峰新材料(聚四氢呋喃)等企业为代表,2023年有规上企业76户,其中:百亿级企业4户、领军链主企业6户、双百企业18户、单项冠军2个、智能工厂8个、数字化车间27个、绿色工厂16个、专精特新企业26户(小巨人企业2户)。2027年产值目标2000亿元。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先进材料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经过不断迭代升级延链补链,目前,涪陵在合成材料方面,已初步形成上游己二酸(华峰化工)、聚四氢呋喃产能(弛源化工),中游差别化氨纶(华峰氨纶)、聚氨酯树脂产能(华峰化工),下游尼龙66(华峰锦纶)的聚氨酯、聚酰胺产业链。上游PTA(蓬威石化)、下游PET(万凯新材料)的聚酯产业链。华峰集团建成世界最大的己二酸、氨纶生产基地,华峰己二酸获评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万凯PET新材料一期为世界单套最大食品级PET产能项目;在金属材料方面,初步形成以电解铝为上游(国丰实业),大板锭(东庆铝业)、合金棒(天启铝业)为中游,型材加工(南涪铝业)、铝板带箔(华峰铝业)、铝轮毂(万丰奥威)为下游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以万达薄板为龙头的钢铁薄板热轧、冷轧产业链。大朗冶金新材料公司为世界最大锰系铁合金生产企业。赛特棕刚玉获评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纤维及复合材料方面,已签约落地的卡涞科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湿法模压成型等量产工艺为主的复合材料零部件供应商。
但是,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中游,下游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下一步,依托华峰、万凯、建峰等企业做强合成材料产业集群,持续巩固聚氨酯、聚酯、聚酰胺三条产业链,着力推动聚酰胺产业链向下游发展改性工程塑料和民用丝等;聚氨酯产业链向上游发展BDO、PTMEG等、向下游发展软泡、硬泡等;聚酯产业链向下游发展聚酯纤维、光学膜等。依托万达、攀华等企业做强钢铁材料,延伸发展高端不锈钢等高附加值产品。依托华峰铝业、新铝时代、万丰奥威铝轮等企业做强轻金属材料,推动产品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产业集群。
二、加速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龙头港铁路专用线于今年3月底开通运营,涪陵至钦州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发车,龙头港成为新增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公水联运始发站点,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在龙头港实现无缝衔接,新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龙头港区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作为“十四五”首批、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项目,纳入2022年国家口岸年度审理计划,目前已进入国家部委审签程序,预计今年获批。
下一步,一是将加强与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公司战略合作,探索开行到沿线地区重要节点的直达班列、班车、班轮,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专题推介会和重点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吸引更多企业、更多货物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集结中心;二是对标先进地区、按照一流标准,进一步优化完善龙头港功能布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完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信息化改造并通过海关验收,整合海关、海事、边检等联检单位在龙头港水运口岸的业务技术设施和公共查验场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东综合服务中心暨水运口岸联检设施;三是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参与“通道大脑”建设,融入“经济·智慧长江物流”应用开发,争取子场景试点落地涪陵;加快推进辖区交通干线、物流枢纽、口岸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在龙头港等布局智能仓库、智能场站,打造智慧港口、智慧口岸。促进通道降本增效,落实全国、全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三、超前谋划部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超前谋划部署产业科创,创造性提出坚持“科创+”“绿色+”,迭代升级构建“1238”产业科创体系,构建全区抓产业科创的“四梁八柱”。紧盯产业前沿,把握科技脉搏,看准企业、看准行业,积极引进优质企业、科创团队和牵引性项目,引进中科大量子信息、北理工先进材料、香港科大智能建造、华峰新材料、卡涞科技先进复合材料科创中心等科创平台。完善技术创新平台载体,深化产业联合融合创新,建设高能级产业科创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攻关突破,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做好企业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树立“企业无小事”的理念,持续叫响做亮“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手续,深入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和“清单之外无审批”。继续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和企业专员服务网格,为企业提供表达诉求渠道,高效迅捷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用活“应急转贷”等融资服务平台,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融资负担,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向上争取市级专项资金和各类荣誉认定,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涪陵区将紧扣全市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目标,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精准强链补链延链扩链,2024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力争到2027年超过2000亿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此复函已经彭豪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向我们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