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力度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力度
自2018年起,涪陵区文化馆(区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依托馆办传统戏曲传习所,组建“红色文艺轻骑队”戏曲小分队,组织区文化馆传统戏曲传习所的戏曲老师、优秀学员和我区非遗项目、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年均10场,由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组织学生现场体验,丰富校园课程,加深学生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师生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利用传统节庆,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开展了《涪陵区文化遗产摄影展》《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系列宣传巡展活动,组织书法家向农民大众现场书写春联等活动。
同时,区文化馆(区非遗研究保护中心)还组织我区非遗项目参加对外交流展示活动年均6场,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涪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保护资金投入
区文化旅游委每年安排2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国家和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支持,对外出参加非遗展示活动的非遗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2022年我区启动枳巴(涪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以来,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保护区规划方案编制,明确对创建工作所需资金进行一事一议,全力保障。
三、逐步形成多方参与非遗保护氛围
区非遗保护中心主动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数字”等形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涪陵爻里小镇建成《涪州腌腊肉传统制作技艺》《渝妹子老卤豆干传统制作技艺》《蔺市特醋》《涪陵胭脂萝卜干传统制作技艺》《菜乡结绳传统技艺》等非遗馆,举办现场非遗展示活动。在美心红酒小镇景区举办“涪陵区非遗购物节”、非遗线上直播带货等活动,满足旅客饮食、购物、娱乐需求,拓展非遗文创展示销售空间,让我区非遗真正实现零距离走进大众、融入生活。
四、完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认定程序
按照《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我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库,形成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轮流申报认定的局面,现已开展了5批区级非遗项目、6批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今年已经启动第6批区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按照市文化旅游委的工作要求,适时报送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材料。
此复函已经我委主任夏强伟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