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13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6-05
字 号:

康晓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的建议(提案)》(第139号)收悉。经与区委宣传部、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教委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涪陵区通过重庆市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2023-2025 年)活动,艾滋病防控取得一定成效。全区全人群艾滋病筛查覆盖比例达到60%(全市要求45%),位居全市第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96.50%,抗病毒治疗成功率94.50%。

一、加强艾滋病宣传干预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印发《关于成立涪陵区创建重庆市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涪陵府办〔2024〕24号),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每双月印发1期《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报》,掌握各成员单位艾滋病推进动态。

   (二)多元开展宣传教育。开展主题宣传,与区公安局、区教委等部门单位每年联合开展6.26“世界禁毒日”和12.1“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现场宣传2次,持续开展艾滋病防治“五进”宣传活动,制作印刷9种12万余份宣传资料,分发给文旅委、商务委、市场监管局、交通局等主要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高危场所、公共场所以及社区宣传,每月通过区疾控公众号发布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宣传。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了《涪陵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宣传实施方案》,重庆市涪陵区市级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25年涪陵区艾滋病防治宣传方案的通知》,借助区融媒体中心的“报、台、网、微、端”宣传矩阵,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为选题例会重点选题,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和角度宣传防治成效与经验。在涪陵电视台、巴渝都市报、爱涪陵客户端等平台刊发了60余条新闻稿件,内容涉及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成效、相关座谈会以及公众应知应会知识等。持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五进活动,在主流媒体播放艾滋病宣传视频,各单位通过LED屏幕播放视频、电子宣传资料开展日常宣传,各社区、村卫生室通过健康教育专栏开展日常宣传。开展艾滋病关爱行动,组织“红丝带关爱行动”,邀请艾滋病患者代表分享经历,举办医患互动交流会,增进社会对患者群体的理解,营造包容友爱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学校重点宣教。加强与区教委协作,督促各学校把艾滋病防治知识融入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依照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课时,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艾滋病相关知识,涵盖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接受专业、全面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学校采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这一重点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学校集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防治艾滋病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四)加强综合干预。制定高危场所、重点人群综合干预方案,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娱乐场所综合干预。2024年以来,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暗娼和男男同性性行为)累计检测3506人,对公安临时抓获卖淫嫖娼人员98人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病例1例;完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8507人次,HIV阳性率9.97%;性病门诊就诊者电子干预包发放3661人次。全区2025年一季度暗娼干预覆盖率95.1%,MSM干预覆盖率95.3%。

二、加大HIV筛查检测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2024年郑小平副区长组织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艾滋病工作,2025年郑小平副区长组织召开全区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艾滋病工作职责,强调各部门要将HIV检测纳入职工体检内容,并在涪陵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市级示范区工作方案中明确任务。

   (二)加强艾滋病筛查检测。全区设置自愿咨询检测门诊3个,HIV抗体检测点41个。各医疗机构按照知情不拒绝的原则开展艾滋病筛查,对就诊患者开展检测,对皮肤科、泌尿科、肛肠科等重点科室的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各基层医疗机构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艾滋病筛查,结合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体检开展艾滋病筛查。2024年涪陵区艾滋病筛查覆盖率达到60%,居全市第三。

   (三)目前艾滋病筛查主要是被动筛查。群众主动进行HIV筛查的意识较低。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学生等特定人群,由于缺乏相关政策依据,导致这些人群的HIV筛查率不高。为了推动全社会形成HIV筛查的良好局面,需要政府层面出台相关的筛查政策。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按照区委编办回复,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第八条 各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动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职能、编制、领导职数等事项调整,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第九条 各地区各部门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动议必须符合党中央有关改革精神和机构编制有关规定,应当充分论证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

下一步,我委将组织区疾控中心积极研究,组织专人编制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调整具体方案,按照程序报送区委编委。

四、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区疾控中心每年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医疗机构通过院感培训,提升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艾滋病防治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艾滋病分级管理,逐步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追踪下层给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参与力度。

五、加入财政投入

近年来,区财政持续增加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注重统筹使用各级各项资金,对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公卫、艾滋病防治专项等方面的资金进行了合理调配,对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2022 - 2024年三年总计投入1733万元,其中2022年投入477万元,2023年投入609万元,2024年投入647万元,投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六、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持续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区卫生健康委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持续巩固艾滋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实时掌握艾滋病工作开展的进度及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措施,推进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构建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加强娱乐场所、洗浴场所、宾馆和酒店等重点场所宣传干预。建立“互联网+”咨询平台,开展线上健康宣教,实施综合干预。全面提升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治疗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治疗管理。优化抗病毒治疗首次治疗检验检测项目,减少患者参与治疗的自费负担,提升治疗率。加强医学随访和日常随访工作,及时掌握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服务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发现患者停药、中断治疗等情况,及时与患者开展沟通,动员其恢复治疗。对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及时督促区疾控中心及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追踪和动员。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疾控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专业支撑作用,积极协调编办,在区疾控中心设置独立的艾滋病防治科室,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科的专业化发展。巩固基层防控队伍,在各级医疗机构固定艾滋病防治专兼职工作人员,稳定艾滋病防治工作队伍,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业务能力。

   (五)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保障力度。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转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此复函已经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5日      

(联系人:王佳思;联系电话:18315175121)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