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6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6-17
字 号:

罗妃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议》(第361号提案)已收悉。经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11日《关于支持涪陵区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34号),明确支持涪陵区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经区领导同意,成立涪陵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印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针对“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建议

按照《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1+8+1”工作专项实施方案》要求,盘活用好系统编制资源,动态调整所属单位人员编制总量,并向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倾斜;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扩面人员总量管理试点范围。发挥职称评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出台《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聘期考核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推荐考核制度》。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全职引进国家优青、海外杰青各1人,柔性引进医学高端人才2名,新增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3名(总数15名)、重庆市优秀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4名。新引育硕博士71名,引进具有全国影响力高水平疼痛诊疗专家团队1个。系统现有博士研究生38名,硕士研究生484名,高级职称730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名。下一步将健全工作体系,围绕能力提升、科研创新等重点认真落实人才支持政策。同时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继续教育、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现有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针对“加强优势学科特色专科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区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学)科40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专病临床诊疗中心2个。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35项、市级科研项目33项、临床试验在研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下一步将通过“院地合作、院校合作”,共建分中心、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建成一批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引进在专科(专病)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人才,树立优势和特色学科品牌,形成多学科融合发展良好局面,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辐射周边区县的优势学科集群。

三、针对“加强设施建设政策完善,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的建议

我们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已初步形成以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为龙头、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6个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枢纽、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民营医院为补充、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六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通过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现已建成远程会诊、放射、心电、检验、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服务全区27家基层医疗机构和区内外其他18家医疗机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为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升级换代,提升医疗机构诊治诊断能力,2024年我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更新医疗设备价值约2500万元,其中申报超长期国债资金2000万元,医疗机构自筹500万元。2025年全面开展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需求摸底,医疗机构计划申报2025—2028年医疗设备更新约4.2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加强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合作,推动专家下沉、资源互通、服务同质,推行“区聘乡用”用人机制,落实“副高下基层服务”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完善医疗设施设备。

此复函已经我委党委书记、主任袁鸿剑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袁鑫;联系电话:18696961990)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