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露明委员、王声美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出的《进一步提升涪陵武陵山片区旅游品质的建议》(第83号,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对涪陵文旅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宝贵建议!你们的建议立足实际、分析透彻、举措务实,精准切中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区高度重视,明确由区文化旅游委牵头,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教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招商投资局、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等单位协办,现结合当前工作推进情况,答复如下:
一、认真领会提案内容,积极推动提案办理
《提案》内容与我区“推动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当前,涪陵武陵山片区正处于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期,我们深刻认识到现存交通不便、资源分散、业态单一等问题对旅游品质提升的制约。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交通联通、资源整合、业态创新、服务提质”为核心路径,整合多方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武陵山片区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模式升级,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助力涪陵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推动提案办理情况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五大问题,我区各承办单位经深入调研与论证,有序将《提案》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
(一)攻坚交通短板,畅通“快进慢游”网络
一是强化外部道路联通。武陵山片区与周边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等热门旅游区域的交通连接现状,已成为制约游客快速抵达的瓶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25年6月10日,涪陵武陵山至武隆木根连接道路已完成提升后通车,这为大仙女山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二是优化公共交通资源。2025年,涪陵区开通“涪陵北站—武陵山大裂谷”旅游专线公交,江南城区—白涛,白涛—武陵山公交有序运行,同时保有涪陵高山湾—大木、武陵山班线客运和武陵山—角帮寨等3条农客线路,下一步随着暑期的到来,镇街与景区之间的公交也将逐步运行。三是补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5年武陵山片区核心景区新增4座通讯基站,实现了核心景区5G信号全覆盖。此外,大数据局还建立了信号质量专项巡检机制,每季度开展1次全面巡检,及时排查和解决信号弱、不稳定等问题。依托“智游涪陵”平台,武陵山智慧旅游服务正在不断完善,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市级智慧旅游景区。
(二)推动资源整合,构建“三位一体”机制
一是计划建立三级管理机构。计划将涪陵武陵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纳入“涪陵区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在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委下属事业单位(涪陵区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正科级)加挂涪陵区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服务中心牌子,已获得正式批复;经对接区国资委,明确在涪州古城文旅公司设武陵山旅游度假区运营机构,负责度假区的整体运营。二是实施主题产品差异化发展。树立“武陵奇、秘境养”的度假主题,依托大木镇、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武陵山镇分别形成“武陵文化康养”“武陵生态康养”“武陵风物康养”三大核心系列度假产品构建自身特色;通过空间发展集群化,变竞争为合作,与武隆、丰都共同构建空间与交通紧密连接的度假空间集群,实现三地“森林康养集群”“冰雪度假集群”“山地避暑集群”“户外运动集群”等联动发展的度假产品格局。
(三)丰富业态供给,激活“多元消费”场景
一是拓展“旅游+”场景。以满足全季、全时及全年龄段的多方面休闲度假需求,整体构建多元丰富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主要包括:文化体验类(枳人小镇、枳人客栈、巴人部落、武陵禅寺、枳巴狂想行进式演艺);康体疗养类(森林度假、禅修养生、养生膳食、避暑养生、中药调理、自然疗愈等);运动健身类(绿道骑行、七鹿坪徒步、摩托车越野、户外拓展基地、低空运动等);休闲娱乐类(森林游乐、森林研学、森林露营、萌宠乐园、婚庆摄影、茶酒吧等);夜游类(枳人小镇夜市、湿地公园游园会、森林公园夜游、草坪灯会、音乐会、星空露营、夜光花园等);主题节庆活动(武陵山森林公园采笋节、武陵山烧烤啤酒嘉年华、武陵山清凉自然音乐节、武陵山草原星空亲子露营节等);生态度假类(花海休闲、森林公园观光、四季果蔬采摘等)等。二是构建多元消费平台。目前,武陵山云海酒店“涪陵甄品”专卖店展示柜及门头施工基本完成,预计6月下旬建成投用。区文化旅游委以“智游涪陵”微信小程序为平台推出“一码畅游,佐餐带旅”活动,推出武陵山片区游客扫码下单送餐服务工作。在枳人客栈、武陵伴山、望云涧等八家乡村酒店设置点餐二维码,游客可享受下单中餐、汤锅、烧烤等配送到店服务。“武陵山珍”“大木山货”等产品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四)盘活存量资产,构建“主客共享”服务
为优化涪陵武陵山片区旅游服务,提升游客和居民的体验感,我们积极推进存量资产盘活与服务共享。一是对武陵山片区闲置的乡村民宿、度假别墅等进行摸排梳理,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积极推动武陵山片区特色主题民宿、露营基地等产品的品质提升。二是整合景区周边的餐饮资源,鼓励和支持当地居民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和餐厅,同时引入知名餐饮品牌,提升餐饮服务水平。今年暑期,涪陵区将在武陵山片区举办系列活动,通过美食节、文艺演出等活动,促进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让游客和居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美食体验。三是盘活闲置的公共空间,成功打造龙塘湿地公园项目,为武陵山镇留住一片难得的“天空之境”,在《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我们也将枳人小镇上街进行了有效规划,将其作为情景剧场的重要演绎场所,将大木镇安置房作为康养旅居的重要目的进行规划打造。通过在景区周边社区建设公共图书馆、运动健身中心、医疗服务点等,既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又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五)强化人才引育,打造“筑巢引凤”品牌
一方面,涪陵区文旅委与长江师范学院达成校地合作事项,明确在文化传承创新、体旅融合发展、旅游服务升级、人才培训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联合开展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助力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提炼巴文化符号,融入度假区公共空间设计与展示,打造“武陵山文化走廊”,强化涪陵旅游攻略文案策划,推出短视频发布的涪陵文旅推介官等,部分合作已实质性开展。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依托两镇及重点景区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本地居民参与旅游相关的技能培训,开展了民宿经营、烹饪技艺等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本土人才。
此复函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感谢你们对涪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