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明军委员、吴袁杰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调整优化总体规划的建议》(第258号,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涪陵文旅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宝贵建议。你们的建议立足实际、分析透彻、举措务实,精准切中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武陵山片区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区高度重视,明确由我委主办,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商务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区规资局等单位协办,现结合当前工作推进情况,答复如下:
一、认真领会提案内容,积极推动提案办理
《提案》内容与我区 “推动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当前,涪陵武陵山片区正处于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期,我们深刻认识到现有的设施条件和业态未达创建指标要求,原有空间规划难以承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原有用地规划和指标紧缺制约旅游业态落地等问题对度假区旅游品质提升的制约。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区域发展为核心路径,整合多方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武陵山片区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模式升级,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助力涪陵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推动提案办理情况
该提案得到区政府、区政协的高度重视,纳入区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针对《提案》建议,我们积极作为,主动寻找差距、深入调研、认真规划、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一)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找差距
按照最新《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评价细则》,对标对表开展自评工作。在10项必要条件中,存在缺少独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构、度假酒店、度假产品偏少等问题;在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价1000分中,我委打分755分,市级达标800分,国家级达标900分,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国家级度假区与5A级旅游景区需完全分开,不能重叠;未达标项及失分项主要集中在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不够成熟(产品供给)、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住宿、交通)、度假区品牌吸引力不足(度假区年过夜游客量不达标,度假区品牌效应不够,辐射不够广)。但是对标新标准和区位特色,我区也存在一定后发优势。一是新版国家级度假区对旅游地产作出明确要求不能超过总建筑的1/3,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旅游地产明显偏少,二是武陵山旅游区位于重庆一区连接两群的节点位置,旁边有渝东南的武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渝东北的丰都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同一区域里面有两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个5A级旅游景区和一个市级旅游度假区,正符合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求,也为我们大力推动武陵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带来支撑。
(二)深入学习借鉴其他度假区的成功经验
自区委、区政府明确推动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以来,区文化旅游委积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各项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市文化旅游委的支持。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石柱黄水),有创建意向的区县14个(2025年纳入涪陵区),2025年正在加紧申报的有北碚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州汉丰湖旅游度假区、万盛旅游度假区3家。在区委办牵头下,开展了深入调研工作,参与撰写了《关于创建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思考及建议》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二是积极对接区级相关部门,切实推动度假区合规、合法建设。在吴辉部长牵头下,召开了武陵山片区旅游提升专班调研会两次,在统一认识,强化责任的前提下,明确了工作重心,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切实可行、精准发力。
(三)有序推动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
2025年2月,我委经请示区政府,由我委牵头负责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综合评估、多方询价等一系列流程,最终确定重庆浩丰规划设计公司为此次规划编制单位。本次规划内容丰富且全面,涵盖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以及武陵山片区旅游提升策划两个重要部分。经过规划编制团队实地考察、座谈等,目前已完成《武陵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初稿)。《总体规划》以现行版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提出“一带串三片 三核引六线”规划思路,积极融入“大仙女”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示范带,共建“涪武丰”国际旅游目的地黄金旅游环线。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明确,需要编制度假区总体规划并报市文化旅游委备案。区文化旅游委正在积极对接区规资局、区林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总体规划的有效编制、高效利用,计划将于近期报审。
(四)统筹协调度假区范围内的用地需求
《重庆市涪陵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大木—武陵山片区发展生态观光、康养度假功能,以涪陵武陵山、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等为核心,建设生态旅游环道,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当前,区规资局正在加快推进大木镇、武陵山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探索镇街规划、村庄规划多途径保障文旅产业发展。据统计,大木—武陵山片区发展空间较充裕,该区域总面积210.3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约7.0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2.56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2.91平方公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22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0.38平方公里。片区内还有较多存量用地,主要包括批而未供0.77平方公里、供而未建0.59平方公里,大木镇新增3宗共36.82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图入库。下一步将以探索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为重心,持续推动大木山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待批复后,加快推进涪陵区大木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切实保障片区的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经夏强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感谢你们对涪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