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35号 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7-02
字 号:

何安涛、秦宗红、王燕 、 陈敬林等政协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我区发展银发经济的建议》(第462号)、《关于探索银发经济发展路径助推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第352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提出4个方面26项工作举措;2024年11月,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渝发改规范〔2024〕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3个方面20项细化举措,对发展银发经济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部署。“七普”数据显示,我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26.77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比例24.21%。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领,夯实银发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制定《涪陵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涪陵区“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涪陵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结合我区实际,细化落实《实施方案》各项举措,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加快谋划全区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细化举措,依托全区产业优势,抢先布局银发经济特色领域、细分赛道。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养老领域”中央资金争取协调机制,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会,指导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服务网络、公办医疗机构医养结合项目策划包装及资金申报,有效解决老年项目开发、建设成本。探索“公建民营”“物业+养老”等模式,构建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群众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支持养老产业项目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运营可持续的普惠服务。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落实社会机构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床位补贴、企事业单位培疗机构转型养老服务建设补贴、社区食堂老年群体就餐补贴、老年人数字化消费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项税收、金融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银发经济领域。

(二)丰富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一是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依托太极集团、华兰生物等龙头企业人免疫球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等医药拳头产品市场先发优势,引导区内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矩阵。加快建设以生物医药、中医药为基础,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为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园。

二是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编制《涪陵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涪陵区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计划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服务网络,依托海怡江山物管会打造邻里共融示范点,在“幸涪里·邻里中心”推行“中央厨房+助餐点”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展老年课堂、满足老年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全龄友好型养老社区。

三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对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区中医院、人民医院等老院区老年、护理、病房设施设备条件进行系统梳理,依托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包装策划相关区级医院病房改造提升项目,改善老年人看病就医环境。

四是推广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纳入“885”工作体系。2024年,全区家庭医生签约率52.76%,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80526人,签约率89.18%;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人次142970人,体检率66.49%。

(三)激活市场潜力,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消费引导。联合街道、社区开展“银发消费课堂”“防诈骗宣传周”等活动,通过短视频、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消费知识;依托“涪陵发布”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优质老年产品和服务推荐清单,提升老年人消费信心。

二是创新市场推广。结合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银发经济消费促进活动,活跃老年消费氛围。引导重百商都、涪陵商都等大型商场设立银发经济销售专区专柜、举办主题购物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区、镇街两级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四是优化银发旅游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游+中医药+医疗”等新业态,在武陵山片区重点打造一批康养品牌,支持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武陵山森林康养基地被纳入全市重点建设康养基地。引导大顺、马武等地打造药材种植、医药加工、健康养生等有机结合的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格局。

(四)强化人才支撑,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养老领域产教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涪陵区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银发经济从业者在内的各类群众开展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编制《涪陵区产教融合建设方案》,引导区内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为全区银发经济发展培育技能型人才。

二是加大养老家政人员体系建设。结合国家关于家政服务支持政策导向,提前谋划家政服务综合体项目。确保集成式开展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家政服务市场供需对接、从业人员资质管理等,不断壮大老年家政服务市场规模。

三是强化人才引进与交流。通过《涪陵区2023—2025年人才强区行动计划》等多项人才激励政策,为银发经济发展吸引和留住专业优秀人才并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委将聚焦完善银龄产业政策支持、统计监测、行业规范等标准体系,打造银龄产业集群等重点工作,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照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聚集老龄事业发展、扩大老年产品供给、拓展老年消费场景等维度,系统梳理上级部门可争取的资金、政策,进一步挖掘区级层面政策工具箱,会同区财政局等部门进一步论证设立银发经济专项发展资金的可行性,推动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依托涪陵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功能合理分区,吸引集聚生物医药、医养结合、康复器具、中医药、生态康养等银发经济示范企业,积极创建银发经济特色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联动发展。

三是激活老年消费市场。聚焦保健品等消费侵权等高频领域,切实提升老年消费者权益保障,不断优化老年群体消费环境。用好国家老年产品“两新”政策,拓展区内智慧监测感知、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养老消费场景。

四是抓好人力资源开发。用好就业、家政服务领域上级支持政策,强化银发经济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再就业促进老年群体增收,提升老年人消费能力,进一步刺激老年市场消费需求。探索制定和完善保障老年人再就业权益的相关政策,让有意愿、有能力的轻度老年群体再就业有法可依,创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岗位,为老年群体灵活就业提供机会。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全力推动涪陵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此复函已经我委易先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9日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