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4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7-07
字 号:

熊铁骑赵平、黄小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整合全区农机具资源构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体系的建议》(第343号)收悉。该提案关注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指出了当前农机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好建议,对进一步强化全区农业机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委对此高度重视,经会商区供销合作社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我区农机化呈现持续向上发展态势,农业生产方式加快由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力为主转变,耕整地机械作业基本普及,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日益成熟,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稳步推进。2024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82.56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等中大型农业机具855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12%。

(一)农机化工作常态机制基本形成。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形成了以农机化主管部门为统领,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监理执法机构为支撑,以区供销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机生产经销企业为依托,以农机化科研、教育等机构为持续动力的农机化工作常态机制,做到了有组织有层次、有分工有协同、有秩序有活力。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有序有效。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区级结算、直补到卡”方式,做到政策落实、系统管理、监督管理、服务保障、评价机制到位。2024全年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3.8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6906台套,受益农户6517户,同时完成超长期特别国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4197台,补贴资金54.29万元,有力促进全区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

(三)着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一是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据初步统计,2024全年完成农机耕种收作业面积达365.19万亩次,全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3.12%。其中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3%、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57%,水稻生产正逐步迈向全程机械化。二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大顺和蔺市建立大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开展玉米大豆机械化播种、收割的试验示范。三是示范推广水稻智能化高效丰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在龙潭、大顺、马武等多个乡镇开展水稻钵毯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和推广3.6万亩。四是开展了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和比武活动,印发了《机收减损宣传册》,培训机手操作水平,有效降低全区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

(四)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一是精心培育农机化服务主体,一批具有“耕种收、种养加”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农机化服务主体加快成长,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4个,3个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社机具原值达100万元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达到21.4万作业亩,作业服务收入2568万元。二是深化“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培育壮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推动农机服务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依托“村村旺•农服通”平台,建立全区农机手、服务组织、农户信息数据库,实现农机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提升农机调度效率。三是加快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区域性为农服务体系。区农业农村委组建了市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个,区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个,市级区域农机化服务中心1个和市级粮食产地烘干中心1个,支持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购置适用农机装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应急作业能力。区供销合作社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以区级为农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合5个镇街级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搭建覆盖全区的农机具资源共享平台。

(五)深入开展农机技能人才培育。依托市农业农村委、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涪陵电大等院校,深入实施“智汇农机手金蓝领成长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支持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培养农机实用高技能人才。近几年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千多人次,培养农机驾驶操作、机具维修、农机化生产等一线实用技能人才540多人,为全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全区有4人分别获得全国“农机土专家”和全市“农机土专家”称号。

(六)加强农机行业管理。一是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组织开展在用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督促农机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农机化质量监督投诉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办理农机质量投诉案件,及时为民分忧解困。三是做好宣传咨询,每年组织开展“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发放农机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召开农机质量调查分析会,营造为民服务良好氛围。四是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加强农机化统计员业务培训,做好全年农机化生产信息直报和春耕、三夏、三秋、年报等各项报表调查填报工作,发挥统计数据对全区农机化发展的决策参考、监测评价等重要作用。

(七)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一是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按照“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以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原则要求,强化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行政审批机构的监管责任,形成合力,落实镇街、村居农机安全管理属地责任,压紧压实农机化生产经营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农机手的直接责任,坚决防范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发生。二是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摸排辖区农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强化隐患问题整改销号,开展日常排查和执法检查,切实做好作业现场安全防范。强化农机安全执法,严厉打击拼装、改装农业机械以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假牌假证、脱保脱检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三是夯实农机安全监管基础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常态化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化农机安全宣传“五进”。加强源头管理,严把农机驾证考试关、牌证办理关、审验检验关,不断提高农机上牌率和检验率,提升农机监理信息化监管水平。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区农业机械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发现存在农机化作业基础条件总体较差、适用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智能化发展几乎空白、农机相关信息不共享、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整体实力不强、农机化人才储备不足流失严重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吸纳您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坚持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为农业高效发展保驾护航,为涪陵农业发展贡献农机力量。

衷心的感谢你们对我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希望继续关心支持和监督我委工作,谢谢!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627日        

(联系人:潘学锐联系电话:023-72225579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