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涪陵城区至马鞍公共交通优化问题的建议》(第19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加涪陵城区直达马鞍公交线路和班次的建议
涪陵区现有52条公交线路,在营公交车461辆。其中,跨新老城区组团线路11条,在营公交车119辆;高新区内部线路5条,在营公交车24辆。目前衔接江南城区到马鞍的公交线路有101、114、115、K115、118、119、122、123、125、127十余条公交线路,总运力110余辆,日班次1000余趟次。
涪陵五中到马鞍的直达公交125路(江东公交首末站5:50—19:00,新区大厦6:00—19:00)运力11辆,日发班次88趟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10分钟左右,平峰时段20分钟左右,实载率41.19%,能够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为满足学生群体出行,我委已经督促公交企业高峰时期加密班次,所有车辆全部投入运营,同时,会同区教委多次研判,建议通过开行定制公交方式解决学生出行问题。目前,一职中、华峰、成铁集团等多家单位均是通过定制形式解决特殊时段通勤问题。
二、关于合理调整公交发车间隔的建议
公交发车间隔依据客流情况安排,您提及的K115路高峰时段发车间隔10分钟左右,平峰时段15分钟左右,现有运力10辆,日发班次130趟次,实载率18.63%;115路高峰时段发车间隔8分钟左右,平峰时段10分钟左右,现有运力20辆,日发班次206趟次,实载率43.19%。同时,企业严格监督车辆运行情况,对车辆首末班准点率、线路运营班次、路队总班次及驾驶员个人班次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便于及时优化调整发车间隔,提升服务质量。
受通勤规律影响,公共交通普遍存在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集中、车厢拥挤,平峰时段客流相对较少、运力利用率低的现象,若减少运力,难以满足高峰时段的出行需求,若增加运力,则平峰时段易造成资源闲置。目前,公交企业在通勤通学高峰时段已将所有车辆投入运营,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我委将持续督促企业加强线路客流情况摸排,科学调整公交发车间隔。
三、关于加强公交线路规划的建议
由于乘客对既有线路已形成稳定的出行习惯,任何线路变更都可能引发出行成本增加、换乘不便等问题,导致公众对线路调整产生抵触情绪,公交线路的优化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
为提升新老城区间的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优化公共交通出行体验,我委曾多次会同涪陵高新区管委会调研,并制定了新区公交线路的规划方案,拟通过在高新区规划建设一批公交首末站,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关键交通节点,通过布设大站快线实现跨区域快速通达,同步优化高新区公交支线网络提升覆盖广度,构建“快线+支线”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公交服务体系,但受财政资金安排、土地资源供给等多重因素制约,导致该项目未能按计划推进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沿线居民意见,在确保运营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现有乘客的影响,分阶段稳妥推进线路调整、配套完善接驳设施,确保市民出行便利性,以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为核心,持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此复函已经王强余主任审签。感谢您对涪陵交通工作的支持,我们将持续推进涪陵交通事业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