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020086700333/2022-01031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12-01
  • 发布日期
  • 2022-12-06
  • 标题
  •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涪陵府办发〔2022〕143号
  • 有 效 性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日期:2022-12-06 来源:涪陵区政府办公室
字 号:

涪陵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

规划(2021—2025年)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对于涪陵区而言,“十四五”时期是强化涪陵对主城都市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和对渝东北、渝东南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中指出,针对“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十四五”时期应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内容,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的关键保障。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确保“十四五”时期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谋划和推动涪陵“十四五”城市发展,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依据《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是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需求,提出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本次规划涵盖涪陵区城市建设范围,包含江南城区(包括江南、江东、江北组团)、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龙桥街道、蔺市街道)、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篇  准确把握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等多重战略,对涪陵城市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要紧扣涪陵区功能定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城市发展面临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节  “十三五”的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成网,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玉珠大道、涞滩河至龙井湾道路工程、南滨路二期、涪南路一期等36条城市道路建成投用,新增城市道路里程48公里,通车里程达297.54公里,面积达627.4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14平方米,城区路网密度4.07公里/平方公里。高新区“五横六纵”、江南“四横八纵”、江东“两横五纵”路网基本形成。公共交通持续提升。优化公交线路28条,线路总数49条,公交线路网比率由75%提高到88%,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由95%提高到98%。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公交日均客运量35万人次,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42%。公交站场稳步推进,建成江东公交保养场、污水处理厂公交首末站和顺江大道公交首末站,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98%,位列全市第一。静态交通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建成投用高山湾人行天桥、乌江大桥东桥头人行天桥等14座人行过街设施,立体过街设施总量达到28座;新增公共停车场35个停车位9400余个,“停车难、过街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市政环卫体系基本覆盖。新改扩建城区雨污管网146公里,城区市政排水管道总长达到612公里。精细化排查城区600 余公里雨污水管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完成 6处易涝点整治,“城中看海”现象基本消除。建成玉珠大道一期综合管廊。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船舶废弃物接收等重大环卫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新建(改造)城乡公厕296座,打造144座“飘香公厕”,建设40座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分片式、网格化、精细化清洗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90%以上。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示范村,推广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城市有机更新深入推进。围绕市民需求推进城市更新,既力求保护更注重体验。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的实施留住了老城记忆。老旧小区改造焕发城市活力。累计改造老旧小区 17个、9712户、86万平方米。实施消防、雨污排水、供水、供电、供气、安防设施、房屋结构隐患整治。新建(改造)路灯14858盏,大力倡导绿色照明,推广应用节能技术,LED路灯比例达到60%,路灯智能控制率达到100%。

——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海绵城市有序推进。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海绵城市1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21.9%面积基本满足海绵城市要求。管廊线路预研预控。建成玉珠大道一期综合管廊。园林绿化特色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四山两江”“两江四岸”自然优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彰显四山之雄、两江之灵。江南滨江公园、插旗山公园、北山公园、聚云山公园、铜鼓湖公园等大型公园建成投用,城区公园、广场、园点达54个,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722.4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3.31%、绿化覆盖率45.04%。环水区域4个带状公园和3个临江广场连点成线,建成两江环水区域“百里绿道”和9条直达四周山体公园的绿道,形成“一环九射”城市绿廊。

——能源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建成投运500kV五马变电站1座,220kV变电站增加至7座。电网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区域电网链式辐射结构基本形成。建成白涛—石柱王场、南川水江—涪陵白涛、白涛—梓里复线、武陵山等燃气管线,实现页岩气向重庆中心城区及渝东南地区、华东地区等外输供气,建成白涛—石沱—长寿、白涛—清溪等新增工业用户供气管网,加快燃气管网向乡镇延伸。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已基本实现涪陵区老城区及高新区全覆盖,累计备案建成直流充电桩421个、总功率54754千瓦,交流充电桩155个、总功率1085千瓦。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7.1%,供给需求基本平衡,能源供给质量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城市堤防治理、病险水库整治等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加快城市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建设,城区消防应急能力不断提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模扩大。结合民用建筑新建一批人防工程,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建成区市政消火栓总量1086座,完好率达98%。特勤消防站1座,一级消防站4座,水陆消防站1座,18个乡镇实现专职消防队全覆盖。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移动网络加速建设,截止2022年9月,累计建成开通5G(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3134余个,大力推动中国移动5G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1.1亿,建成后将覆盖周边垫江、南川、武隆、丰都等区县。涪陵区能源大数据中心正式入驻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有助于推动“水、电、气、油”等能源领域大数据集成融合,将建立广泛互联、融合开放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全面推行“云长制”,集聚“云联数算用” 要素支撑,形成一批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多种战略叠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难得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涪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变化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大挑战。“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需要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和韧性能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深入,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质量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压力加剧,影响项目实施推进的力度和节奏,迫切需要将城市基础设补短板、促转型与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新型消费领域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需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较多短板和制约,基础设施规模质量和覆盖广度仍需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与一体化衔接水平有待加强,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够充分,“新城建”智慧化水平尚待提高。

综上,“十四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要抢抓机遇、聚焦问题、突出重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谱写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充分考虑我区发展阶段特征和基础设施发展支撑条件,制定“十四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发展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的“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为我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快涪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便利、高质量的生活生产条件。在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需求,不断提高舒适性和便利性,把“以人为本、用心建设”的理念落实到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发挥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整合市场资源,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好自然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与恢复,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建设灰绿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绿色环保意识,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加强污染防治、强化节能减排、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涪陵区城市发展目标统一规划,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并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优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驱动,智慧赋能。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新城建”,助推“智慧名城”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让城市运行更聪明、群众生活更智慧。

防控风险,确保安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增强城市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能力,提高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锚定提升城市服务保障能力,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目标导向;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与深层次原因,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突出结果导向。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具有成效,传统基础设施成网提效,新型基础设施取得突破,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短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作用显著增强。

——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交通网络,加强城市组团道路交通联系,满足产城景、城乡融合发展交通需求;完善组团内部路网,打造尺度宜人的高品质城市街道,形成开放活力的城市街区,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实现30分钟城区便捷通行。到2025年,新增城市道路里程95公里,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392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6公里/平方公里。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力争轨道交通纳入上位规划。持续建设提升滨水步道、山林步道、街巷步道品质,因地制宜建设立体过街设施,出行环境品质提升成效卓著。持续优化停车供给结构,智能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城市水系统健康高效。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加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公共管网漏损率低于9%。城市排水系统短板得到有效补齐,持续新改建雨水、污水管网,城区市政道路易积水点消除率达90%。

——绿色空间生机盎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成网络的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初步形成,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目标。“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更加彰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滨水空间。加快多彩北山建设,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大力提升“两江四岸”品质、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岸线保护与生态修复。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5%,力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人、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比例达45%。

——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安全高效。建设主网坚强、配网可靠、城乡协调、调度灵活、运行经济的智能电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现代化城市天然气系统基本建成,管网设施布局完善、输配能力适应、储气调峰配套。

——城市安全保障强劲有力。自然灾害坚强防御后盾更加牢固,城市建成区防洪能力持续提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初具规模, “陆、水、空”立体灭火救援作战体系加快成形,城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防御能力持续加强,城镇市政消火栓建有率保持100%,完好率保持98%,与新建城市道路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现代化的综合消防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新城建”助推转型。数字化建造模式全面推广,全区5G网络实现规模化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实现深度覆盖,累计建成4000个5G基站。数据中心实现合理布局和跨区域跨行业统筹发展,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高效互联的多层次计算设施体系基本形成,算力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3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60%以上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持续新增、改造环卫直管公共厕所。城市景观照明提档提质,路灯智能控制率保持100%,公共区域无灯区及暗盲区基本消除。

展望2035年,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实现根本性转变,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良好环境,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篇  着力构建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好基础支撑。

第一章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健全城市有机生命体

统筹点线面网,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着重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和质量,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

第一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

综合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城市安全等因素,系统编制涵盖城市交通、水系统、能源、环卫、园林绿化、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建设,有序引导项目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统领,科学指导基础设施各子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以项目为抓手制定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落实责任主体和资金安排。

第二节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协同建设

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建立覆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更新等各环节的发展模式,推进基础设施系统化发展。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性。整体安排地上地下设施建设,以道路为中心推进城市线性空间一体化。按照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原则,加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的统筹建设与有效衔接,科学实施地下空间分层管控。立足促进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统筹各类交通功能,提高城市交通设施体系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建设,提高各类管线建设体系化程度和运行水平。以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等的协同整合,使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协调有序衔接,形成功能连续、安全韧性的整体。

第三节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

加快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增强节点交通转换能力和重要路段通行能力。加快“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建设,促进轨道、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各类站点无缝衔接。围绕老马路、老街巷等存量道路资源,实施微更新、微循环、微改造,以“小手术”服务“大民生”,打造“马路上的老城区”。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安全水平,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标准,巩固城市水体治理成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构建“完整社区”“绿色社区”,全面加快垃圾分类及处置设施建设,保障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强化基础设施各领域前瞻性、引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和转化应用,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全面支撑城市发展。

第四节  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韧性

加大城市更新提升工作力度,推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推进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方面韧性不断增强。从保障稳定供应、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等角度,逐步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老旧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消除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健全管线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鼓励使用管线探测、监测等技术,实施老旧管线更新改造。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开展城市配电网升级改造,提升电缆化水平,提高电网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推进人防设施活化利用。提升消防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第二章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系统提升供给能力

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系统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第一节  推进出行环境便捷畅通

从人民实际出行需求出发,科学配置轨道、道路、公交、慢行、停车等交通资源,提升城市交通网络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城市路网运行提质,打通穿山跨江瓶颈,优化完善城市路网,持续推进路网更新,加快构建一体化城市路网。基础设施管理提效,紧密围绕“功能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公交提能提质、管理挖潜增效”四大板块,全力推动道路“成网”、管理“联网”,加快推进老城区交通缓堵促畅。丰富慢行步道、立体过街等通行方式,完善老年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连续、舒适的慢行系统。优化停车设施供给结构,优先满足老旧小区、学校、医院等刚需区域基本停车需求。推动山水城市交旅融合发展,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高品质旅游交通体系。

第二节  加强生活基础配套保障

从人民实际生活需求出发,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升城市排水、燃气、供电、照明、通信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结合城市更新提升,统筹组织实施老旧天然气管网设施改造更新;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配电网,满足城市建设和终端领域电能替代导致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全面提升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性照明设施,提高城市照明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

第三章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第一节  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统筹城市水系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通风廊道系统建设,建设蓝绿统筹、灰绿融合、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坚持生态优先,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规模,集约节约利用水、土地、廊道、岸线等资源,减少生态空间占用。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网络,促进园林绿化协调发展,提高城区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强化城市降雨径流的滞蓄利用。着力培育建立多样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率先在涪陵沿江地区实现江水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目标,其它区域探索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上的应用,打造节能减排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建设领域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范围。可再生能源项目供冷供热范围内的新建公共建筑不得另行建设空调冷热源,其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必须由该能源站提供。

第二节  形成健康高效的城市水循环

推进城市水系统体系化建设,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统筹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水资源涵养、蓄积、净化能力,增加城市内自然蓄水空间。强化污水再生利用,推动再生水就近利用、生态利用、循环利用。加大雨水收集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强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的能力。推行城市用水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构建“城市用水—排水—再生处理—水系生态补水—城市用水”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城市降雨径流的滞蓄利用。

第三节  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服务,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不断提升绿色出行水平。积极发展绿色照明,加快城市照明节能改造,科学规划建设景观照明。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第四节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造工业化

以实现效率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推动全区有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人行天桥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全区有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有效缩短施工周期,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以“两院”创新为核心,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标准PC部品部件为基础,加强智能化技术创新,建成临港经济区“智能生态建筑产业园”。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大力实施智能建造,共享我区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吸引区外设计、咨询、施工总承包企业入驻涪陵,实现集群发展。引导区内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第四章  对接“新基建”发展“新城建”,助推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主动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加大力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节  配合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以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增效为引领,以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创新为驱动,加快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体系。充分运用“新基建”发展成果,面向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系统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充分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全面推进 CIM 基础平台建设。

第二节  实施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城市治理,加快道路交通、水系统、能源、环卫、园林绿化等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化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重点实施智慧路网、智慧停车、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管网、智慧社区等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第三节  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按照“业务全覆盖”和“过程全监管”要求,打造“集约化、规范化、可视化”城市管理大数据云平台,连接道路交通、水电气系统、园林等各类基础设施全要素信息,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数据的全面掌握、动态掌控及决策分析,掌握城市运行内在规律和特征,创新数据治理,提供城市“智”理良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

第三篇  系统推进新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

以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城市水系统健康高效、绿色空间生机盎然、能源供应持续可靠、城市安全保障强劲有力、“新城建”助推转型、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为路径,引导多领域多行业齐头并进,协同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  提升城市交通水平

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了涪陵的“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陈敏尔书记指出,涪陵要把交通互联互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与主城区、“两群”的便捷连通,着力畅通内部交通循环,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期间,涪陵着力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见实效,拓展思路、放宽视野,畅通城市组团内部交通循环,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重庆中心城区交通互联互通,积极融入“一小时通勤圈”,提升城市的联动性和外向度。加强组团间交通联系,畅通组团内部交通,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大快速路、主干路和次支路网规划实施力度,注重常规公交线网、站点的统筹优化,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实现内部30分钟便捷通行。完善静态交通系统,提升停车供给水平,持续推进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高品质慢行体系。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建设新一代智慧交通服务体系。

第一节  推进轨道交通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积极开展城轨快线涪陵线(C7线)争取和前期论证工作。该项目连接两江新区、长寿区和涪陵区,在涪陵区境内规划设置慧谷湖站、涪陵北站、南岸浦站、高山湾枢纽站4处站点,并预留远期继续向丰都方向延伸的条件。同时远期以城轨快线涪陵线(C7线)为骨架,开展涪陵区内轨道交通的规划研究。


第二节  构建畅通高效的城市道路网络

“十四五”期间,系统推进路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通达性、内部通畅性,高效分流过境交通,构建全面覆盖、内畅外联的道路网络,升级智慧道路设施。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畅通对外交通联系,基本建成两江新区至涪陵区(龙头港)快速通道。加强内外交通衔接,开工建设高新区太白大道北延伸段二期、聚源大道西延伸段、北山景观大道扩建工程,涪陵区龙头港作业区4号疏港公路,白涛园区铁公水物流联运项目(一期)等项目,畅通与火车站、高速、码头的联系。提升重要干道,高新区续建太白大道北延伸段、聚龙大道西段,开工建设聚源大道(玉珠大道至李渡长江大桥)、北环东路、北环西路,临港经济区开工建设韵达重庆涪陵快递物流基地物流通道(德新大道)工程、新石大道(一期)工程、南滨路二期(化工公司段),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开工建设白涛工业园区新谷大道,江北旅游区开工建设北山坪景观大道二期等一批城市干道。优化骨架路网布局,形成功能分明、层级有序的城市道路骨架路网系统。

实施路网更新。聚焦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生态、安全、人文等需求,在老城区重点区域,通过存量道路挖潜、停车综合治理、绿色交通路权保障、智能管理应用强化、街道品质空间重塑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出行效率与品质。持续开展次支路网和打通未贯通道路建设,连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畅通城市道路“神经末梢”,重点推进高新区高铁片区、玉屏片区、双溪片区、富春山居周边、食品工业园一期周边市政道路,临港经济区龙电路改造,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白涛园区内部道路、白焦路(园区段)拓宽改造,江南城区海陵路、白鹤路二期、白鹤路三期、江东新村南路二期,江北旅游区北滨路改造、点易路综合改造,慧谷湖科创小镇文馨东路、慧谷东路等次支路网建设,提升城市路网密度,改善道路交通微循环。深入开展交通节点优化研究,对城区百花路口、荔枝园立交—桥南路节点、太极大桥东桥头等节点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开展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龙头港长江大桥等项目前期研究,为后期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第三节  提升地面公交服务水平

“十四五”期间,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公交首末站和枢纽场站建设,增强城市公交的配套服务能力,促进公共交通系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地面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到2025年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5%。

持续优化公交线网。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注重常规公交线网、站点的统筹优化,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实现内部30分钟便捷通行。构筑江南—高新区、江南—江东、江南—白涛、江南—临港等组团间公共交通快速通道,规划研究江南城区、高新区等公交优先道,解决公交大客流通道的畅达问题。分区域、按功能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构建干支结合、层级分明、功能清晰的城市公交运营网络,提高换乘便捷度、减少公交线路同走廊重复布局,解决部分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高、绕行距离远的问题,采取截弯取直的方式,增强公交线路的直达性,减少公交运营时间,强化客流集散点间的联系,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加密次支公交网络,积极开行社区公交,解决部分社区出行难问题,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实现对居住社区、商务社区等主要社区的全覆盖,增强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无障碍车辆的使用,全面采用零排放、低噪音的环保车型,“十四五”期间投放公交运力150辆。

积极开行城际公交。根据客流大小和分布,统筹考虑财政实力和既有客运线路开行情况,开行涪陵—长寿等城际公交,为城际间沿途旅客提供高质量出行服务。建立城际公交发展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监管与退出机制,统筹优化补贴机制,统一运输服务标准,促进城乡客运服务公平化、规范化发展。

有序推进城乡公交发展。推进城乡客运网络有序对接,构建以城区为中心的辐射状、分级多类的城乡公交线路网,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发挥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力。针对城乡结合区、镇乡结合区、城区至镇以及镇至镇当中客运需求比较旺盛的客运线路,逐步向公交化模式过渡。统筹整合线网资源,避免同一条线路公交和班线客运并存、两种模式无序竞争的局面,促进城乡客运服务公平化、规范化发展。

创新发展“公交+”。加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构建“出行即服务”联运经营人平台,向公众提供全链条、全方式、跨区域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手机刷卡支付,实现跨区域、跨交通方式的统一便捷支付。积极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实时响应服务能力与可靠性,支持发展个性化的多元服务模式。探索推进自动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依托5G网络,实现人、车、路联网互通,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加快公交站场建设。结合新城建设和城市更新进程,同步推进公交首末站和枢纽场站建设,增强城市公交的配套服务能力。重点推进鹅颈关、花桥等公交保养场,黄旗码头、义和等公交首末站建设。强化公交站场用地集约利用,支持建设业主进行适度的立体综合开发,上盖物业开发所取得的收益全部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积极推进公交化列车开行,加快“公交都市”建设,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45%,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公交车进场率达到100%。

深化出租汽车改革。统筹推动巡游车转型升级和网约车规范发展,促进出租汽车新老业态深度融合。深化巡游车经营权制度改革,实现权属清晰,落实无偿有期限使用,健全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人脸识别、线上线下信息比对、风险预警及应急管理处置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网约车运营安全水平。加快网约车驾驶员和车辆合规化进程,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行为,保障司机和乘客合法权益。提升出租汽车适老化服务水平,保持巡游出租车电召服务能力,完善网约车软件老年人服务功能,鼓励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汽车候车点、停靠站、服务区。

完善公交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机制,推动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政策落地实施,引导错峰出行,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推行基于成本规制的补贴机制,建立与运营安全、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机制,支持对公共交通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

积极发展智慧绿色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安排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安全、快速便捷、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加强交通节能,全面推行电动公交车,完善智能交通体系。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100%,纯电动公交车辆占比70%。公交车辆充电桩车桩比达到2︰1。


第四节  推进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加快完善慢行绿道配套设施。树立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发展理念,按照快速交通与慢行系统同步建设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大力发展城市慢行系统,塑造生态、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引导绿色出行,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持续推进慢行系统建设,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加快道路配套人行道建设。

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学校、交通枢纽、医院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完善立体过街设施布局,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性、连续性,打造舒适、安全、便捷的立体步行过街通廊。注重“老、弱、病、残、孕”等群体无障碍过街需求,倡导安装电动扶梯、垂直电梯或预留垂直电梯位置,配套设置风雨连廊和提示盲道。强化过街设施品质整体提升,加强立体过街设施与周边建筑物、公交站等的衔接,注重与城市景观融合整体打造。

大力推进人行道品质建设,进一步完善人行道网络,着力解决城区道路两侧人行道走不通、不安全和不舒适等问题,打造通畅、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第五节  持续优化停车设施供给

“十四五”期间,重点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构建市场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停车场供给格局,逐步减少路内停车。深入挖潜、统筹配置停车资源,加快推进居住楼宇、商圈配建停车场建设,合理划设占道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稳步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优先满足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基本停车需求,合理确定商业、办公等出行停车规模。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空间开发等城市建设计划,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在停车缺口大、矛盾突出的区域及新城开发建设区域,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加快推进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停车、充电需求,配套建设电力设施、充电桩、电客栈等,满足停车泊位充电桩覆盖率不低于10%。“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适度提升配置标准,新建兴华花园公共停车场、江北点易社区配套公共停车场停车楼项目、江北北坪社区公共停车场项目、慧谷湖停车场便民服务中心工程等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搭建“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共享停车位、新模式发展。

加快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运用,搭建区级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停车”的停车信息联网平台建设,增加联网场库覆盖面,完善停车信息引导牌,积极引入手机停车软件与智能交通平台联网,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停车管理水平。

提升停车经营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智慧智能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资源摸底调查,构建数据库,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等相关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智慧”管理,推进公共停车资源在夜间、节假日期间错时共享,提高停车资源使用率。全面推广应用电子收费系统,加快推行基于公交卡、支付宝、微信等多种形式、便民利民的电子支付手段。推进开展停车规范经营,按照“设施完善、设备齐全、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时经营性停车场经营服务水平。积极拓宽停车场建设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第六节  综合提升交通治理能力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拓展数据来源,通过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网联化的智慧交通体系,实现全区综合交通的畅通、安全、绿色运行,适应和满足公众个性化高品质出行需求。

合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对重点路段、桥梁、隧道、港口航道、客运枢纽等的终端网络进行统筹规划和升级改造,并构建全区统一的交通大数据平台和“交通大脑”,支持全域各类基础设施、各类终端设备的数据汇聚共享,实现重点路段的实时动态监控。

推进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整合交通执法智能管理(一期)、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运政指挥等已建系统,打造城市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包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交通应急通信指挥、交通综合视频监控、交通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协同办公等子系统,进一步应用城市拥堵分析、交通事故分析、AI套牌检查等智能模型,提升交通研判、运输监管、交通执法、应急指挥、信号配时优化一体化能力。

进一步规范交通设施。以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为载体,推进交通设施示范工程建设,强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精细化维护和规范化设置管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设置清晰、准确、醒目,用于执法的禁令、指示标志,禁止、指示标线规范设置率达到100%,交通信号灯灯具、灯色转换规范设置率达到100%。

进一步优化信号配时。建立专业化的信号配时优化管理体系,以“均衡路网流量、减少失衡溢出、提高通行效率”为重点,以信息采集为支撑,以更全面的感知、更深度的融合、更智能的控制为基础,实现信号配时“全域宏观最优、子区控制最佳、线路保畅最强、路口效率最高”。

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及“两化”工作,确保道路畅通有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严守交通安全底线。

第二章  构建健康高效水资源保障系统

第一节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在强化节约用水、总体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与布局,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总体目标,以规划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优化现状水源工程配置格局,提高现状水源工程有效利用水平,切实增加有效供水能力,全面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缓解水供需矛盾。

实施城市水厂建设与改造。提升城市水厂供水能力,实施城市供水能力补短板项目,加快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加快推进城市水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逐步解决工程性、季节性缺水问题,确保城市供水水量充足。合理布置加压站和调节池,提升蓄水调节能力。推广普及供水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推进全市水厂实施深度处理工艺改造,进一步提高供水系统自动化水平。至2025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推进老旧设施设备更新,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

优化城市输配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各水厂的供水经济半径和供水扬程,统筹进行供水区域的划分和水量平衡优化。加强管网干支分离、输配分离、互联互通的建设,提高管网系统供水的安全性和抗击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控制管网漏损,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持续推进户表及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推动落实供水企业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安全责任,进一步改善居民饮水品质。

第二节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十四五”期间,重点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加强防涝应急能力建设,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及工作要求,实施雨水、污水管网以及雨污分流建设改造,加快智慧排水系统建设。

优化排水防涝应急预案,明确预警等级及相应的措施和处置程序,健全应急处置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建立住建、城管、水利、公安、电力等排涝应急抢险队伍,足量配置抽水泵、移动泵车等专用防汛排涝设备和抢险物资。强化积水防范和处置,针对主干道、立交下穿道、匝道、地通出入口、低洼地区等重要区域,切实加强防范,设立必要的警示标识;针对历史高风险易涝积水点,按“一点一策”制定排涝方案和抢险措施,安排专人轮流值守,实时掌握内涝动态和形势。强化监测预警,加快“物联网+智慧排水”建设,推动排水防涝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新改建雨水管渠,提高城市雨水管网覆盖密度。对于新建管渠,设计重现期不低于3—5年一遇;对于不满足设计标准的现状管渠,结合城市更新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建设等工程进行逐步改建。通过道路配建、管网补齐、错接漏接点改造等方式,逐步推进雨污分流控制溢流污染。

推进易涝积水点整治,制定“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并加快组织实施。利用次要道路、绿地、植草沟等构建雨洪行泄通道,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易涝积水点动态清零,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工作目标。

加强防涝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新建项目应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制,不得将雨水、污水管网相互混接;大力推进管网整治提升,将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病害治理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一体化推进;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严防生活污水直排江河。

加强日常检测修护。对重要区域的市政排水管网开展内窥检测,运用管道机器人(cctv检测)等方式,对排水管网进行健康体检,查明管网存在破损、堵塞、塌陷等隐患位置,并及时修复改造。

加快数据更新和共享,推进智慧排水建设。完成排水管网精细化排查,收集辖区各类管线及地下建(构)筑、孔洞等勘测数据进行汇总并结合管网改造竣工资料进行数据更新,将数据信息与相关部门进行分享,避免重复进行管网勘测,节省项目前期设计时间。建设排水智慧数字化平台,对城市排水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检测判断、作出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障污水处理、内涝排出、应急指挥等,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全局化调度管理。

第三节  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形成更加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推动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污水收集配套管网系统建设和雨污管网改造,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新建城区严格实施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老城区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力度,降低溢流频次。围绕提高管网收集效能,制定城镇污水厂管网“一厂一策”专项整改方案,重点针对进水BOD浓度低于100mg/L的污水厂开展管网建设改造。到2025年,基本实现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第四节  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

积极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强化污泥处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选择适宜的污泥处置技术路线,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论证城市生活污泥含水率,推进日处理能力10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降至60%。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方式处理污泥,经过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第五节  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充分利用现状河湖、湿地、坑塘、自然冲沟、管渠等区域的水生态功能,因地制宜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科学布局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优化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提高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高新区有序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高铁片区以站城一体化,依托轴线公园建设海绵城市;均安片区依托均安寨等优质本底条件,逐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涞滩河片区以涞滩河景观廊道串联玉屏公园、双溪公园和龟陵城古遗址公园,融入公园城市理念,打造精致生活区;慧谷湖片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依托水磨滩生态修复,打造海绵特色小镇。老城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等,重点实施城中、江东、聚云山片区海绵化改造,启动实施城西片区海绵城市提升改造二期和城东片区海绵城市提升改造项目,2025年城市建成区45%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2030年城市建成区8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规范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流程。

第三章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陈敏尔书记“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重要讲话精神,厚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产城景融合发展,强化产城融合、城景互动、人口集聚、职住平衡,营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美好意境。着力彰显城市特色,像打磨一本“书”的作品感一样建设城市,用好涪陵特有的山水本底,“先定山水再定城”,以长江乌江为城市发展轴顺势营造,建好营造好“长涪汇”城市会客厅、爻里小镇、五桂堂等特色场景,用好榨菜文化、白鹤梁文化、易理文化、“816”精神、两江交汇等特色载体,形成具有个性的特色名片,做响“两江福地、神奇涪陵,产业强区、创新高地”。

第一节  塑造高质量绿色空间

“增绿”。坚持绿色理念打造城市,将“绿色”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的错位发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拓展绿色公共空间,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保护自然景观,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5%,力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人。以长江乌江为轴,整体打造国家级人文景观“百里”滨江长廊,加快推进北山彩化美化,将城市江河景观、山体绿楔、郊野公园、街头绿地、特色街道有机串联。以山体、溪沟为线打造纵向通江绿廊,勾勒城周山体之雄,呈现两江水韵之秀。加强行道树动态管理及绿地管理,科学规范修剪,及时清理死树枯枝,提升精细化管护水平。加快实施立交景观绿化,突出城区重要节点及主干道隔离带、隔离栏杆等鲜花彩化,丰富季相色相。实施生态置绿、拆墙见绿、见缝插绿,提升边角地、坡坎崖等市民身边空间品质。

“添园”。完善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街头游园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形成布局均衡的城市公园网络。提高公园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园林管理信息系统。改造老旧公园基础配套设施和提升游览品质。

第二节  彰显“两江四岸”水韵之灵

精心打造“两江四岸”滨江景观带,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彰显“两江四岸”山水灵韵。到2025年,建成山水之城风貌展示区和涪陵城市形象的“客厅”。

改造提升南滨路滨水带,打造涪陵城市会客厅,建设规划展览馆、中国水文博物馆(暂定名)等。树立数字化赋能理念,构建智慧公园、智慧广场等体验场景。加快发展城市水上观光游,在城区两江四岸合理布局客运码头停靠点,规划论证白涛旅游码头,完善水路换乘接驳系统,打造集观光休闲、城市渡运、水上通勤功能于一体的交旅融合服务。加强点易园、白鹤梁等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快五桂堂街区、爻里小镇等建设,不断挖掘人文底蕴,讲好人文故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彰显各具特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建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二期(北山彩化美化)、涪陵长涪汇(滨江路更新改造一期)建设项目,完善“两江四岸”核心区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积淀文化元素魅力,扮靓城市“会客厅”。

夜间景观提档提质。实施夜间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涪陵主城核心区两江四岸约9.3公里沿江岸线及3座过江大桥(乌江大桥、乌江二桥、石板沟长江大桥)的综合提升整治,突出“山、水、城、桥”四大元素,提档升级“长涪汇”精品夜景,着力打造“立体山城”“光影江城”夜景名片,通过“形、色、光”展示靓丽城市形象。

第三节  着力打造城市清水绿岸

加强长江、乌江岸线生态保护,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岸线,充分考虑消落带的影响,进行消落带生态修复。以乌江干流岸线保护与生态修复为依托,持续推进“两江四岸”人行道侧至高程175m范围内景观复绿,创造空间环境,改善沿岸观景面。保护现有滨江环湖景观生态带,在充分保留原生植被的前提下,对长江岸线175m水位线以上区域的消落带进行简要绿化,提升岸线景观质量。

第四章  强化区域能源保障

紧扣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统筹建设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内畅外联、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第一节  构建多源多向的电力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为提升安全性、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建成以五马500kV变电站及电源基地为支撑的主干网、过渡顺畅的220kV主网和灵活互动的智能配电网。

加强电源供给保障。争取扩大外电入涪量,持续优化外来电输入的比重和结构。推进天然气发电,开工建设白涛化工园区(山窝片区)热电联产(装机容量500兆瓦)等天然气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电,大力推进煤改气。有序推动清洁能源发电,规划建设涪陵太和风电场,加快建设三峰环保二期12兆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

提升电网输配能力。建设受端电网配套工程,提高区外电力输入和本地承接能力,适配外电入涪和城市用电提升要求,建设以500kV电网为支撑,220kV电网为枢纽,110kV电网为骨干网架,单环网和双辐射的主网架结构。加快建设枣子湾、雨台山、营盘等220kV变电站及110kV送出工程,220kV光明、山窝站工程,220kV光明站—中机龙桥电厂220kV双回线路工程、220kV 龙潭开关站—油房站单回 220kV 线路工程等送电线路工程。开工建设五环路、陈家嘴、东门、均安寨、卷洞(插旗)等110kV输变电工程,提升负荷转供能力。

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快充设施建设,加快在交通枢纽、大型商贸区等区域,布局公共充电设施,推广公用快速充电站,建成通畅、便捷的充电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互动化、信息化增值服务功能,构建布局合理、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展望至2035年,基本构建完成集合中低压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用户侧等的分布式储能布局。

推进全区高层建筑电力安全隐患治理。落实各街道属地责任,各部门管理责任,各企业主体责任,对全区高层建筑电力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推进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对权属不清、缺乏维护以及未实现“一户一表”的老旧小区居民供电高低压配电设备实施改造。

电力重点项目另详相关专项规划。

第二节  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

“十四五”期间,重点强化天然气骨架管网,构建燃气安全储备体系、应急调峰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全区、多气源互补、智能高效的天然气供应系统。

完善天然气输配气管网。围绕涪陵页岩气新增区块、产能接替区块,加快区内输气管网与国家管网、市域管网的有机衔接,补缺区域输气骨干管网。规划建设川气东送二线涪陵支线、长寿黄草峡储气库—涪陵李渡等跨区域输气骨干管网,进一步提升涪陵区域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服务和保障区域新增重点工业项目用气需求,适时推进一批供气管道工程项目。积极完善临港经济区、白涛工业园区、清溪工业园区供气支线管道。

提升储气调峰能力。结合国家干气网、川渝天然气区域管道、涪陵页岩气田集疏管网,依托黄草峡储气库提高储气调峰能力。完善城镇燃气储气调峰设施,推进季节和小时调峰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以地下储气库为主,CNG和LNG储备站为辅,可中断用户为补充的综合性调峰系统。

持续深入开展燃气安全领域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宣传工作,确保全区燃气领域安全可控、总体平稳。完成既有单位用户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老旧小区居民用户和生活困难用户全部安装自闭阀,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建筑内所有居民用户安装自闭阀并加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切实推动燃气埋地管道整治。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埋地燃气管道开展管道勘测、风险评估、改造计划编制,逐年推进整改。

燃气重点项目另详相关专项规划。

第五章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现代化的防灾减灾体系,织密织牢全方位、一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建设韧性城市。

第一节  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体系

不断提升涪陵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灾害隐患整治,两江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完成一系列低洼地带搬迁治理,全面提升两江沿线防洪能力,有效控制灾害损失。

“十四五”期间,强化新建项目防洪管控。严格新建房屋建筑审批,不得建设和审批地面层标高低于防洪管控水位的房屋建筑。除河道安全、保护、运行、管理自身所需且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房屋建筑外,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房屋建筑。强化构筑物防洪标准管控。新建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涵、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充分考虑排涝顺畅,不得妨碍行洪畅通和抬高河道水位,其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应当依法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充分利用防洪管控水位下的用地。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防洪管控水位以下区域可按照城市品质提升要求规划建设滨水空间、生态防护绿地、步道、慢行车道以及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设施。涉及河道管理范围的,应当符合河道管理的有关要求。

加强水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撤离等非工程措施建设。短期内不能满足当地防洪标准的地区,应当加密水位、洪痕标识和警示,加强洪水预警预报,统筹做好防洪应急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持续推进洪涝灾害防治。落实两江沿线、重点街道、重点区域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制度,继续实施责任人公示制度。重点开展全区城市内涝风险普查,两江沿线防洪能力提升,制订全区洪水风险区划图,系统布局防洪减灾设施,统筹推进城市堤防、排水管渠、排涝除险等设施建设,有效治理城市洪涝问题。

建立全区防汛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掌握水位洪涝信息;开展全区防汛历史水情数据和标注防洪特征水位测量工程(标线),提供水位高程测绘数据库;构建洪水淹没风险可视化模型,开发涪陵三维防汛预警信息系统,科学指引灾害威胁区域人员的转移避险安置,着力提升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加快城中沟河梳理,提高防洪能力。对高新区涞滩河、黄桷洞水电站、罗家沟等河道,江南组团、江东组团行洪箱涵现状进行梳理,清理打通被掩埋、占用河道,改造提升老旧箱涵,提升行洪能力。同时,在高新区、江北组团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现有山洪沟的保护及整治。

加强城周边山水收集、引排、建设,防止山洪入城。针对老城区典型的山地一面坡城市特点,研究论证山洪爆发特点,采用城市上端山洪蓄滞、引排等方式,减轻下游城市内部排水管网排水压力,避免山洪入城造成城市内涝发生。

第二节  提升抗御地震灾害能力

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实施地震安全保障工程,完成现有地震监测台站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升级改造;在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和特大桥安装地震加速度计。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评估和治理为链条,构建全流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区级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建立健全城市重大建设、生命线工程防震安全运行监管机制。运用高新科技手段,采取工程性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推动防震减灾救灾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防震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成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防灾部门协调联动。完善地震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应急保障和地震灾害事件处置、协调机制,加强地震应急协调联动。规范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提升地震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水平。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地震预警业务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在中小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危化企业等重点单位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科学高效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整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促进数据共享与成果应用。

第三节  提高城市人民防空能力

涪陵人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发展方针,按照“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努力将人民防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安全建设。

完善人员防护体系建设。完成涪陵区江东大华公寓人防工程建设任务,启动涪陵高新区公共人防工程、涪陵区攀华国际广场公共人防工程、涪陵区义和街道公共人防工程、涪陵区武陵山乡公共人防工程、南门山公共人防工程与五桂堂人防工程连接通道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重庆市涪陵区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完成重庆市涪陵区人民防空宣教馆项目,启动建设816国防教育基地等项目;结合民用建筑依法修建防空地下室,做到应建必建。

加强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人民防空领导管理体制,建设要素齐全、功能完善的指挥机构。党政机关人员疏散场所预置到位,完善涪陵区人民防空疏散地域(基地)建设任务指标,做好疏散与接收安置任务精准对接工作。启动重庆市涪陵区人民防空基本指挥所项目建设工作。

推进目标防护体系建设。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分级分类防护和目录清单管理的制度规定,动态更新市区级重要经济目标目录清单,积极探索对重要经济目标采取软硬防护措施,提高抗毁能力。

第四节  构建现代化消防救援体系

“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重点主要是补齐建成区消防设施的不足,同时针对重点消防保护单位,尤其是易燃易爆设施及危险品相关单位的消防安全风险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检查,督促完善消防设施建设。

优化消防公共设施体系,补齐消防设施短板。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在完善消防体系专项规划的同时,将消防站、训练基地、指挥中心、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推动城乡消防设施一体化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战略,着力解决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大力改善农村和景区尤其是古镇、古村落等的消防安全条件。

进一步改善消防重点保护区域的消防条件,畅通消防车通道。重点针对老城区和较为偏远的建成区,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加强源头管控,监督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落实消防车通道、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救援口的标识设计、实施工作。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对城市道路限高、街道(公园)隔离装置等障碍设施进行处理,确保紧急情况下消防车通行。推动城市建设及更新改造过程中按标准建设符合道路、防火设计相关规划、标准要求的消防车通道。加强消防通道综合执法联动管理,强化法治和机制保障,探索智能化执法,构建协同监管体系,推动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提升监管综合效能。改善消防条件,增加防火间距,持续推进高层建筑专项整治,尤其是缺少室内用水消防设施和缺少建设用水消防设施建设条件的老旧高层建筑,督促主体单位投入专项资金补齐室内必须的消防设施。结合调整、增设公共设施,解决消防用水。在旧居住区逐步建设完善的给水系统,调整增设公共消火栓、路灯、公厕、垃圾箱等。应拆除旧居住区中搭建的杂乱棚屋或其他简陋的临时建筑,通过一定的分割和清理障碍,调整院落和户外空间,增加防火间距,同时也可改善居住区的环境卫生和日照、通风条件。

加强对易燃易爆设施及危险品相关单位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涪陵区是全市的工业大区,也是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易燃易爆设施和危险品企业多且相对集中,消防安全风险大。现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主要有重庆市李渡吉祥液化气站、重庆市涪陵区强箭气体有限公司等,以多层工业建筑为主,大多无专门的消防控制室,是消防重点区域。


第五节  提升城市管线安全水平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结合新区开发、道路新建、城市更新、架空线下地等项目,科学编制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兼顾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充分考虑城市安全,确保水、电、气源头充足、质量优良稳定,各类设施管线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建设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同时,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规划入廊管线必须入廊,合理安排各类管线的入廊顺序。健全入廊、有偿使用、收费保障和监管等制度,形成入廊完备、收费合理、运行畅顺、保障充分、监管有力的综合管廊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第六节  提升城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整合涪陵区现有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加快涪陵区专业应急救援支队的组建,建设营房、训练场所及设施,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覆盖森林火灾、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专业,实现“三统一”提升全区专业应急救援能力。

强化区级物资装备仓库建设。充分考虑救大灾的需要和场景设计,加快区级物资装备库的扩容改造,储备当前急需、长远备用的森林灭火、防汛抗旱、危化等事故处置的物资装备。

推进涪陵区灾害体验馆建设。本项目立足涪陵,辐射周边,整合人防训练基地,设计建设知识常识教学板块、灾害体验板块、演练展示板块等三大板块;灾害体验板块着眼于常见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体验区、应急救援体验区、消防安全体验区、社区安全体验区、交通事故体验区等;演练展示板块主要是为家庭、企业、政府的模拟实战演练。体验项目包括:洪水冲击体验、地震灾害体验、泥石流灾害体验、危化品爆炸体验、安全帽冲撞体验、安全带体验、洞口坠落体验、综合用电体验、搬重物体验、坠梯体验、灭火器体验、爬梯体验、滑移平台体验、火灾逃生体验、高楼逃生体验、应急急救培训体验及劳保用品展示体验等多个体验项目,覆盖了生产生活常见的大部分灾害。全面提升群众对灾害的认识,提升群众自救和互救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产业发展需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智慧涪陵。

第一节  推进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国家“千兆城市”。

积极推进5G精品网络建设。推进5G独立组网(SA)规模化部署,逐步构建低中高频协同发展的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做好城区已建5G网络的优化,高校、商业聚集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深度覆盖,逐步推进5G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完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场景5G网络覆盖。开展5G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加快形成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移动通信网络格局。加强5G网络协同规划,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同步落实5G网络配建要求。推进千兆光纤建设部署。加快开展固定宽带接入能力升级改造,全面推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医院学校等千兆网络改造。推动全光接入网进一步向用户端延伸,推广实施光纤到房间、到桌面,按需开展支持千兆业务的家庭和企业网关(光猫)设备升级,提供端到端千兆业务体验。积极组织开展更高速率宽带接入技术试点,做好“双千兆”示范小(园)区及“千兆城市”创建。推动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加速构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供需匹配、效能明显的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格局。鼓励企业按照较高可用等级建设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积极承接热点地区时延要求较低的应用需求。支持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鼓励新建数据中心采用可再生新能源和新型节能减排技术,积极支持传统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改造。支持数据中心高速承载网络建设,优化数据中心跨网数据交互。


第二节  实施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路网建设产业化发展,在具备条件地区开展智慧路网建设和改造试点,对新(改、扩)建的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物联网设施,推行“多杆合一”的智慧灯杆建设,对已建的城区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按照重点设施优先、安全设施优先的原则,对交通管控与诱导设施开展数字化、网联化、智慧化改造,形成城市路网的综合感知体系。建设交通物联感知设施,优化升级“5G+”技术应用,加快重点交通线路智能化改造,实现车辆、市政道路、停车场及其附属设施等要素态势的全面采集、精准反映和智能感知。探索建设全区统一的综合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支持全区综合交通大数据库建设,为城市交通大数据决策、交通预测仿真、综合交通一体化分析等提供支撑。积极参与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融入全市智慧物流服务体系。

实施智慧停车建设。围绕停车泊位利用效率提升,加强对停车泊位占用、空置等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建立区城市公共停车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各类停车场智慧系统接入,构建城市公共停车数据专题库,推动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实现政、企、民资源共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位(场)移动物联应用建设。

实施智慧供水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推进水源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企业风险预警预报能力。配合完成全市城市智慧水务平台搭建,实现供水设施基本信息、城市供水水量、供水水质、供水服务和节水工作等“一张图”显示,提升城市供节水管理水平。推广建设管网GIS系统、DMA分区计量管理系统,在线监测管网压力、水量、水质等重要指标。推进涪陵区智慧水务系统建设,试点“智能水厂”建设,推广应用新型智慧水务终端产品和技术,提升城市供水系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实施智慧排水建设。围绕污水、雨水排水监测及管理需要,建立排水基础设施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物联网体系,重点加强对水质、水量、液位、有毒有害气体、窨井盖位移、易涝点积水视频等信息采集,通过内涝预警预报模型、排水管网评估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等进行模拟分析,构建智慧排水业务应用体系。

实施智慧管网建设。重点加强对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及其他专业管线的空间属性、结构属性等信息采集和综合应用,并与各管线单位的专业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与市级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e呼通”平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线综合管理水平。

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照明设备等市政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有序提升公共充电桩覆盖率,探索建设车用综合能源站,构建以快充为主的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建设推广智能化计量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为城镇燃气设备监控、气量峰谷调配、管道阴极保护远程监测提供数据及决策参考。

实施智慧社区建设。配合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精准化、空间化、可视化,促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一个平台、多个出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深化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在新建住宅小区中的应用,同步推动既有住宅小区智慧化改造。

第三节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样板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吸引国内车企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企业在高新区开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辆、设备研发测试。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建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人—车—路—云”一体化平台,提升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智能终端和系统加载比例,开展短距离无人物流、疏港运输智能化等示范应用。健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加速集聚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引进培育系统级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检测验证、示范应用与生产配套等体系。

第四节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推进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推广数字化建造技术,加大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形成涵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深度应用。配合建立装配式项目监管平台,实现各项目在生产、物流和现场的跨部门和跨阶段信息共享。

推行全过程BIM技术应用。依托BIM项目管理平台和BIM数据中心,扩大BIM技术应用范围,实现数据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交易、验收等环节的有效传递和实时共享。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BIM模型入库制度,逐步推动基于BIM技术的图纸审查,推进“BIM+”在施工现场、工业化装修等场景的应用。

实施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全面推行智慧工地,推动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物联传感设施、智能穿戴设备等在工地深度应用,提升工程现场智能化和精细化管控水平。持续推动开展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结合工程项目电子签名签章,建立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制度,实现工程管理行为、施工作业行为和工程城建档案数字化。


第五节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基于智慧城市管理现状,以城市管理政务云、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供排水、城管执法等行业应用模块,围绕解决发展重点、管理难点、民生痛点,打造“小切口、大民生”特色应用场景,逐步完善行业全领域工作流与数据流的融通、聚合,推进全区城市运行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

配合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能化场景示范应用。打造“集约化、规范化、可视化”城市管理大数据云平台,深化大数据智能化专题应用场景,深度挖掘城市运行内在规律和特征,植入绩效管理、风险管控等关联分析模型,预测关键指标变化趋势,创新数据治理,提供城市“智”理良方,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等五个方面,开展自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

第七章  持续改善生活环境

第一节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

实施居住社区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排水防涝改造、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海绵设施改造、安防设施及系统建设,保障市政设施运行安全,同步开展供水、电、气、信等设施更新改造及管线下地(规整)工作。综合治理社区道路,消除安全隐患,畅通消防、救护等生命通道。优化停车泊位划定,增设分时段临时停车泊位、停车库(场)、非机动车停车棚、停放架、集中充电等设施。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设施。加强联贯各类配套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与住宅的慢行系统以及轮椅坡道等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

营造社区宜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结合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鼓励增设公共活动场地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可转换为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动物业服务用房、党建活动中心、便民市场、社区食堂、快递收发等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合理组织人行与车行流线,尽可能实现人车分流。

至2025年年底,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至2030年,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第二节  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推进垃圾分类及收运网络体系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处理能力缺口,健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龙桥‖类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扩容工程。发展其他垃圾处置设施。按照科学评估、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


第三节  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增量提质”

合理布局公共厕所,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中对公共厕所建设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以车站、商圈等人口密集地区为重点,逐年增加城区公共厕所数量,缓解市民入厕难问题。坚持人性化设计,逐年改造老旧厕所,做到外形美观、设施齐备、标识明显、环境协调,并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 二类及以上。

第四节  提升城市照明品质

打造具备涪陵地方特色的夜景观,增强各种夜景节点标识性,提高主要夜游线路和夜游场所安全性,进一步塑造城市夜间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和档次。建设涪陵区夜间文化旅游项目二期照明工程,以锦绣广场为视角参考点,对北山坪山体长约2km的山脊线植被树木进行景观照明,呈现光影有致,明暗韵律,画意盎然,体态明丽,卓尔不群的北山坪夜环境。对涪陵主城核心区两江四岸约9.3公里沿江岸线、4座过江大桥(李渡长江大桥、乌江大桥、乌江二桥、石板沟长江大桥)、高铁片区、CBD中央商务区、双子塔、慧谷湖、涞滩河等重要区域节点打造特色灯饰工程。

完成老城区灯饰亮化工程,加快新城路灯建设工作进程,开展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及城区楼宇灯饰维护工作。规范功能照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各环节,加强公共照明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结合涪陵城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市民爱护各项照明设施。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和确定专业维修队伍,定时间、定区域查看城市照明情况,及时修复故障和消除不安全隐患,以保证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亮灯率,功能照明设施亮灯率、完好率达98%以上。


第五节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构建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合理布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城区、镇街和村居三级健身场地全覆盖,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科学规划,统筹利用绿化空间、废旧工场、学校体育设施,聚焦“三大球”和户外运动场地设施,重点新建一批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中小型体育场馆、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设施。新建改建一批益智健身点、市民健身房。在城区建设一批体育运动休闲设施。

第六节  建设涪陵城市文化地标

按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千年题刻、巴国故里、理学圣地、榨菜之乡等地域文化优势,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共文化空间;规划建设一批代表涪陵文化元素和现代特色的重大文化设施,形成富有特质的城市文化标识符号。“十四五”期间,重点布局建设“涪陵文化艺术中心”、“涪陵新区博物馆”、“中国水文博物馆(暂定名)”、“点易园景区北岩书院”等核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引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升级。


第四篇  健全规划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库,储备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战略性、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注重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考核监督,做好动态评估和优化,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将本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加强与市级专项规划的衔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市级规划。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发改、交通、住建、城管、自然资源、公安、消防、人防等部门的协调,定期调度协调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二章  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本规划作为制定相关行业专项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年度建设计划逐年实施,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实现。建立健全“统一计划安排、统筹资金平衡、分头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促进各类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统筹协调建设。区级相关部门和国有平台公司对照本规划,强化责任落实,梳理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节点,落实责任领导、牵头科室、责任人员。

第三章  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资金供给制度,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财政资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用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发挥杠杆效益。区别相关建设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属性,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和服务。支持投资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公共交通为导向等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式,探索用地增值收益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保障协同机制,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第四章  强化监督考核

按照项目责任单位加强督导考核,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对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评价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督查。规划发布后,若遇到经济社会政策或其他重要原因需要进行调整的,按程序报批。加强质量安全管控,强化建设安全管理,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各项要求,严把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附件:

1.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轨道)

2.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道路)

3.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公交)

4.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慢行)

5.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停车)

6.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供水)

7.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排水)

8.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生态园林)

9.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消防)

10.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管廊)

11.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老旧小区改造)

12. 涪陵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设计划项目汇总表(环保)


附图1  城市轨道项目布局图

附图2  城市道路项目布局图

附图3  城市公交项目布局图

附图4  城市慢行项目布局图

附图5  城市停车项目布局图

附图6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布局图

附图7  生态园林工程项目布局图

附图8  城市消防项目布局图

附图9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布局图

附图10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布局图















































分享文章到: